海口市
海口市 古称“白沙津“、“海口浦”,别称“椰城”“海口”这一名称是因地处南渡江入海口而得名[2]。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省下辖的地级市、同时也是海南省省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支点城市[3]、中国滨海旅游城市,中国体育旅游目的地[4]、是海南省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中心,同时也是海南岛对外联络枢纽,海口市的海口港为海南省第一大港。海口市位於海南省东北部。市境西邻澄迈县,南界定安县,东接文昌市,北隔瓊州海峽與廣東省雷州半岛相对望。地处南渡江入海口滨海平原区,地势平缓。南渡江自西南入境,折向北流贯市境,主城区位于入海口西岸。海口由本岛海南岛部分、离岛海甸岛和新埠岛组成,全市总面积2304.84平方公里,人口287.33万,市人民政府驻秀英区。海口是海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亦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21年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口市海南国际会展中心举办[5]。2023年海口市生产总值达2358.44亿元[6]。 历史唐朝设白沙津,为琼州城外滩,设有古渡驿站,为当时琼州与雷州海渡和贸易的港口。 南宋时海口浦,范围包括今天的海甸街道与海口老市区。之后“海口浦”便逐渐代替“白沙津”,成为海南渡海和物资进出口的主要港口之一。 1271年元朝设置番营;1368年明朝设置守御千户所,明代洪武二十七年(1395年)开始筑城,按兵制“海口浦”改建制为所(称“海口所”或“海口区”);相传今海口市的得胜沙路一带,古称“外沙”。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遭外寇入犯,激烈战斗后,最后得胜外寇于外沙,得名“得胜沙”。清朝咸丰年间根据《天津条约》规定成为对外通商口岸,日本于1873年设置驻琼州领事馆[註 2];清光绪元年(1875年)设置海口海关,对外贸易开始形成与发展。 1926年,廣東省政府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海口从琼山县分出改设市政厅,始称海口市,辖有三个警察区。 1928年,國民政府颁布《特别市组织法》和《普通市组织法》。普通市要求人口达2万人以上,海口人口未达标,广东省政府委员会会议对海口市行政组别进行讨论。 1929年,会议通过将海口市政厅改为海口市政局。 1930年,国民政府颁布《市组织法》,废除《特别市组织法》和《普通市组织法》,提高了设市标准。海口市政局条件不符合该法。 1931年,广东省政府第五届委员会第144次会议通过废除海口市,重新归琼山县管辖。 1949年,中國國民黨在海口成立海南特別行政區长官公署,设海口市市政筹备处。 1950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領海口,海口市市政筹备处废除。同年5月1日,解放军部队奉中南军区命令,成立海口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海口市恢复建制。 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将海口市划为广东省省辖市。 1988年4月1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关于设立海南省、建立海南经济特区的决议,海南建省,海口市成为海南省省会。 2002年10月16日,国务院批复旧海口市和县级琼山市合并,成立新的海口市[7]。 地理海口地处海南岛北部,北濒琼州海峡,隔18海里与广东省海安街道相望;东面与文昌市相邻;南面与文昌市、定安县接壤,西面邻接澄迈县。海口市东起大致坡镇老村,西至西秀镇拨南村,两端相距60.6公里;南起大坡镇五车上村,北至大海,两端相距62.5公里。全市土地面积2304.84平方公里。海口市地形略呈长心形,地势平缓,海南岛最长的河流——南渡江从中部穿过。西北部和东南部较高,中部南渡江沿岸低平,北部多为沿海小平原。全市除石山镇境内的马鞍岭(海拔 222.2 米)、旧州镇境内的旧州岭 (199.9 米)、甲子镇境内的日晒岭 (171 米)、永兴镇境内的雷虎岭 (168.3 米) 等 38 个山丘较高外,绝大部分为海拔 100 米以下的台地和平原。马鞍岭为全市最高点。 地质海口市地质构造属于雷琼裂谷南部拗陷区。中新世及上新世海南岛王五—文教大断裂以北至琼州海峡发生断陷,形成陆海面积约 3135平方千米的琼北断陷盆地,堆积巨厚的新生代 (第三纪) 地层,至全新世(第四纪),并有多次地震和海底火山活动,有多期火山岩相间分布于第三纪和第四纪沉积层之中,出露于地表组成琼北基性 (为主) 火山熔岩台地,分布面积广。上新世晚期,海岛北部地壳上升,其中也有几次火山喷发;中全新世以后,北部和东北部地壳缓慢下降,接受沉积。海口市位于琼北新生代断陷盆地中,由新生代琼北断陷盆地 (为主) 与琼东北隆起(东南部) 构成,位于区域性近东西向、近南北向、北东向和北西向断裂的交接复合部位。地层主要属新生代古近纪 (为主) 至第四纪的滨海相、海陆交互相地层。岩浆岩有零星出露的侵入岩和大面积广布的基性 (为主)、超基性火山岩。 矿产海口市域内已探明矿产资源 20种,其中能源矿产有石油、天然气、褐煤、低热值油页岩 (油炭质页岩)、泥炭5种;金属矿产有铝土矿、钴土矿、褐铁矿3种;非金属矿产有高岭土、耐火黏土、砖瓦黏土、硅藻土、膨润土、沸石、浮石、建筑用玄武岩、建筑用砂9 种;水气矿产有饮用天然矿泉水、热矿水、地下水3种。具备明显优势和开发潜力的矿产资源主要有饮用天然矿泉水、地热水、地下水,以及建筑大宗用的河砂、玄武岩石材、砖瓦黏土等;比较重要的矿产资源有钴土矿、铝土矿、褐煤、低热值油炭质页岩、高岭土、耐火黏土等。地热资源丰富,地热田控制面积约4平方千米,分布在350~700米深度内,水温39.5℃~49℃,矿化度1~2.3 克/升[8]。 氣候海口處海南島北部,屬熱帶季風氣候,隨著全球氣候不斷暖化已成定局,近年海口冬季溫度也有上升的趨勢,最冷月均溫高於18℃的情形越來越常見。夏季高溫多雨,夏秋季熱帶气旋頻繁。年平均氣溫24.8℃。1月平均氣溫18.4℃。極端最低氣溫2.8℃(1955年1月12日)。7月平均氣溫29.1℃,極端最高氣溫40.9℃(2024年4月27日)。平均年降水量1656.3毫米,雨季一般集中在5~10月。
政治现任领导
行政区划海口市现辖4个市辖区,分别为秀英区、龙华区、琼山区、美兰区,海口市人民政府驻秀英区长流镇长滨一路政府第二办公区。
人口年末全省常住人口1027.02万人[21],比上年末增加6.56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1.49%,提高0.52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8.81万人,出生率为8.60‰;死亡人口6.31万人,死亡率为6.16‰。从年龄结构看,0-14岁人口195.25万人,15-64岁人口715.53万人,65岁及以上人口116.24万人。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2,873,358人[22]。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046,170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827,188人,增长40.43%,年平均增长率为3.45%。其中,男性人口为1,509,004人,占总人口的52.52%;女性人口为1,364,354人,占总人口的47.48%。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10.6。0-14岁的人口为528,529人,占总人口的18.39%;15-59岁的人口为1,987,937人,占总人口的69.19%;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356,892人,占总人口的12.42%,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250,105人,占总人口的8.7%。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2,349,239人,占总人口的81.76%;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24,119人,占总人口的18.24%。 民族2017年,海口市常住人口中,有汉族、黎族、苗族、回族、满族、瑶族、蒙古族、朝鲜族、土家族、布依族、傣族、侗族、壮族等48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为2000173人,占总人口的97.75%;各少数民族人口为46016人,占总人口的2.25%。 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2,758,597人,占96.0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14,761人,占3.99%。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763,808人,增长38.29%,占总人口比例下降1.48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63,380人,增长123.35%,占总人口比例增加1.48个百分点。 语言海口市使用语言包括海南话、普通话、白话、军话、客家话、与四川、河南、湖南及其他地方话和各少数民族话等语种。主要方言为海南话,其中长流地区讲长流村话,东南部的龙塘、龙桥、石山、永兴、遵谭、云龙等镇及镇辖的部分村庄讲临高羊山土语。 交通
民航海口美兰国际机场,原名海口美兰机场,位于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灵山镇,距市区直线距离15公里。1993年12月开始立项建设,于1999年5月25日正式建成通航,飞行区等级为4E、4F级。[註 5] 美兰机场目前共开通国内外65个城市,220条航线。2019年旅客吞吐量2,421.66万人次[23],在中国民用机场中,居第17位;货邮吞吐量达17.56万吨,居第19位;起降16.48万架次,居第22位。 经济海口市统计局年鉴数据显示,海口市2018年经济总量达1510.51亿元,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比例为4.8∶18.3∶77.5。 旅游海口暂时没有5A级景区,在海南岛也并非热门旅游目的地,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海口的景点主要以人文景点为主,例如五公祠、海瑞墓、丘浚墓、海瑞故居、秀英炮台、海口骑楼老街等等。海口人民公园、白沙门公园、万绿园、假日海滩、金牛岭公园、滨海公园、东寨港自然保护区等自然景点主要仅吸引本地游客,在海南省外知名度不高。除此之外,海南省博物館、海南省规划馆、海南省史志馆等单位亦可被视为旅游景点。 海口骑楼老街:海口骑楼主要分布于海口市得胜沙路、中山路、博爱路、新华路、解放路、长堤路等老街区,建筑群初步形成于1920年代至1940年代,其中最古老的建筑四牌楼建于南宋,距今有600多年历史[24]。2009年被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列为首批十大“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之一[25]。 海口的土特产品有咖啡、椰子糖、椰茸、天然椰子汁、椰子酱、香蕉、菠萝及菠萝蜜等热带产品,也是海南著名的小吃海南粉的主要分布地区[26]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教育高等院校中学小学幼儿园
对外交流海口市已经在世界上建立起8对友城关系和18对国际友好交流关系。[27] 友好城市关系
国际友好交流关系
外国驻海口领事机构清朝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清政府与英、法两国分别签订《天津条约》,同意开辟琼州等地为商埠,准予通商传教,允许外国在当地设立领事机构。美国于1872年最先在琼设立领事,日本也于次年也在琼州设置领事。英国在光绪元年(1875年)、德国在光绪七年(1881年)、法国在光绪十四年(1888年)、奥匈帝国在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葡萄牙在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意大利在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比利时在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挪威在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在海口相继设立领事机构。至此,在琼设置领事机构的国家已有10个。但均于1949年以前关闭。[29][30] 柬埔寨王国于2019年10月10日在海口开设了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海口的第一座总领事馆。[31] 注释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