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
庆阳市,古称庆州,惯称陇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甘肃省东北部,陕甘宁三省区交界。市境除南面与平凉市接壤外,其余三面皆与外省区相邻,西面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中卫市、吴忠市相接,北面与陕西省榆林市毗邻,东面与陕西省延安市接壤,东南与陕西省咸阳市相邻。地处陇东黄土高原,北部为高原沟壑区,东部为低山丘陵区,南部为泾河谷地区。西有六盘山,北有羊圈山,东有子午岭,中南部地势较低,形成盆地。主要河流有洪河、茹河、蒲河、马莲河等。全市总面积27,117平方公里,人口223.05万,市人民政府驻西峰区。 明朝弘治三年(1490年),發生一起神秘撞擊事件,引起了一場災難,歷史上稱之為「1490年慶陽流星雨事件」。公元1490年農曆的三月份,陝西慶陽(當時的慶陽屬於陝西省管轄)的天空之中,降下了石雨,大如鵝卵,小如水栗(荸薺),砸死了1萬多人,致使當地居住在城裡的人,全都慌忙逃到了別的地方[1][2]。 历史沿革秦代属北地郡。汉代增设安定郡、上郡。三国两晋时期,大部分地方为匈奴、鲜卑、羯、氐、羌等部族所据。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庆州。大业年间改弘化郡,部分属北地、安定、平凉3郡。唐初复庆州,后改安化、顺化郡。乾元元年(758年)置庆州,另有宁州、泾州、原州,属陕西关内道。五代时分属宁、庆、原、衍、环5州。 宋代为宁州、庆州、原州和通远军,属陕西路。庆历元年(1041年),合环州和庆州设环庆路。政和七年(1117年)于庆州设“庆阳军”节度。因庆州州治(今庆城县)位处马莲河与柔远河汇流之北岸,古人以水北为阳,故名“庆阳”。宣和七年(1119年)改为庆阳府。 金代仍设庆阳府。皇统二年(1142年)置庆原路,辖庆、环、原、宁4州。元、明时仍为庆阳府,隶属陕西布政司。清康熙四年(1665年),庆阳府改隶甘肃布政司。 民国初为陇东道,辖庆阳、环县、合水、镇原、宁县、正宁6县。民国16年(1927年)废道,改隶泾原行政区。民国24年(1935年),属甘肃省第三区行政督察区。1936年,共产党于境内设陕甘宁边区陇东解放区。 1949年7月27日,解放军进驻西峰,陇东分区改为庆阳分区专员公署,属甘肃行政公署。1955年10月,庆阳专员公署并入平凉专区。1962年,恢复庆阳专员公署。1978年改为庆阳地区行政公署。1986年1月,析庆阳县成立西峰市(县级)。2002年8月,撤销庆阳地区,设立地级庆阳市,原西峰市改为西峰区,原庆阳县改为庆城县。 地理
政治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行政区划
人口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2,179,716人[11]。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211,191人相比,十年共减少了31,475人,下降1.42%,年平均增长率为-0.14%。其中,男性人口为1,110,440人,占总人口的50.94%;女性人口为1,069,276人,占总人口的49.06%。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3.85。0-14岁的人口为474,683人,占总人口的21.78%;15-59岁的人口为1,312,068人,占总人口的60.19%;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392,965人,占总人口的18.03%,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283,900人,占总人口的13.02%。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13,075人,占总人口的41.8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266,641人,占总人口的58.11%。 民族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2,168,892人,占99.5%;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0,824人,占0.5%。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减少37,230人,下降1.69%,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27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5,755人,增长113.53%,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27个百分点。 经济2021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885.27亿元,比上年增长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1.9亿元,增长10.2%;第二产业增加值445.79亿元,增长3.7%;第三产业增加值327.57亿元,增长5.2%。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2.6∶50.4∶37.0。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0810元,比上年增长5.8%。[12] 2022年1月,为加快“东数西算”工程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位联合印发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庆阳为其中之一。[13][14] 交通
历史文化民歌庆阳民歌被誉为“黄土歌魂”,唱遍全国的《咱们的领袖毛泽东》、《绣金匾》、《军民大生产》三首歌曲,是庆阳农民歌手孙万福、汪庭有的佳作。 陇剧在陇东道情的基础上孕育诞生的陇剧,是甘肃的新剧种 刺绣环县香妇女的针工技艺在千姿百态的立体造型中自然流露出来,个人技能在各自擅长的艺术表现造型体上得到淋漓精致的发挥。环县香包除驱瘟防疫的卫生传统观念和趋吉避邪、祈祥纳福的民俗内容外,装饰环境,修饰日用品,美化生活的特征也很显著,当地家家户户日常生活中都存在着用香包美化生活的习惯,结婚用品也必须有一整套完整的绣制品。 香包庆阳香包,又称“绌绌”,是庆阳的一种民间民俗物品。按照剪纸的图样,在丝绸布料上用彩色的线绣出各种各样的图案,然后缝制成不同的造型,内芯填充上丝棉、香料,就做成一种小巧玲珑、精致漂亮的刺绣品。这种刺绣品又叫荷包,庆阳民间称作耍活子。 剪纸庆阳剪纸,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根据用途主要有喜庆剪纸、福寿剪纸、婚禧剪纸和现代生产劳动剪纸等。取材大都来源于日月星辰,山水花木,人物鸟兽,故事传说等素材。其内容丰富多彩,表现手法灵活,有表达吉祥喜庆、反央传统民俗的“二龙戏珠”、“骆驼进宝”、“吉兽图”、“麻姑献寿”;有反映生殖繁衍、美好爱情的“孔雀戏牡丹”、“蝴蝶恋花”、“喜鹊踏梅”、“鱼儿钻莲”;有保佑平安康乐、祈求神兽降福的“老虎下山”、“狮子滚绣球”、“抓髻娃娃”、“送福娃娃”;有民间故事“刘海戏金蟾”、“武松打虎”、“王祥卧冰”等等。庆阳剪纸技艺娴熟,风格古拙质朴、粗犷奔放、简单明快、线条洗练,与中国同类民间剪纸相比独具特色。 节会2002年,首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艺术节在庆阳市西峰区举办,已成功举办多届。 皮影环县皮影戏,是中国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的复合体,是中国文化遗产宝库中的瑰宝。 1987年,环县皮影戏曾应邀出访意大利,在罗马、米兰、威尼斯等十三个世界文化名城演出,外国朋友称赞演唱者为“来自东方的魔术般的艺术家”。同时赞叹:“中国农村了不起,真不愧是文明大国”。 2007年环县道情皮影再次应邀出访欧洲四国、参加了德国、奥地利举办的“国际木偶皮影节”并进行了精彩演出。 环县皮影艺人把黄土地上土生土长的古老艺术风采展示给世界,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特产社会教育参见注释参考文献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国务院关于同意甘肃省撤销庆阳地区设立地级庆阳市的批复
外部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