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厦铁路
鹰厦铁路,又称鹰厦线,是中国东南部地区重要的铁路干线,北起江西鹰潭,南至福建厦门,全长705公里(含漳州支线11公里),在鹰潭与沪昆铁路交汇,另外,在南平市的来舟有一支线通往福州,称作来福铁路。鹰厦铁路于1954年动工兴建,1957年竣工通车,曾经长期是进入福建的唯一铁路线,也是在漳厦铁路拆除后福建境内的第二条铁路线。其途经地区多山且雨频,因此时有山崩爆发造成铁路中断事故。 2019年1月5日起,鹰厦线三明北至角美区间不再有客车经过[7]。同时自2019年5月6日起至9月25日,原经由鹰厦铁路北段(来舟站)的旅客列车绕行峰福铁路运行以减少受到汛期水害的可能性[8][9]。 建设过程鹰厦铁路為中國第一條由民間人士出資興建的鐵路,由新加坡华侨企业家陈嘉庚带头出资兴建。1949年以前政府曾组织过6次进闽铁路勘测,但终因当时经济情况,无法组织施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旧有勘测材料的基础上,出于当时海峡两岸紧张的军事对峙,决定加紧勘测和建设进闽铁路。勘测过程中,放弃南昌、赣州、厦门(西线)方案和南昌、南城、厦门(中线)方案,决定修建鹰厦线(东线)。 1953年1月,铁道部中南设计分局完成鹰厦铁路的设计。1954年2月21日,由铁道兵和当地民工正式开工兴建鹰厦铁路,最高峰时入场施工的民工多达20万人。1955年1月的一江山岛战役结束后,中共中央军委为掌握与中华民国在台灣海峽进行军事斗争的主动权,决定加紧修建多项国防工程,即鹰厦铁路和福州、龙田、汕头等沿海一线机场。中华民国方面对这一系列国防工程建成后形成的军事威胁,曾试图以轰炸摧毁[10]:54。 1955年9月,南段定测时决定不经过漳州,改由浦南经郭坑至厦门,郭坑至漳州另建漳州支线。1956年12月9日,鹰厦铁路的最后一根铁轨铺到了终点厦门,鹰厦铁路铺轨到厦门,提前一年零22天完成任务。1957年4月12日,鹰厦线通过验收,正式交付运营。当天7时20分和12时,鹰潭、厦门站分别开出第一列直达旅客列车。 初建成时线路路基石质宽4.6米,土质5.1米,上部建筑多为43公斤轨或38公斤轻轨,枕木为涂防腐剂的木枕。全线最大坡度2.2%(大禾山以及翻越戴云山区段均为2%以上的长坡,故这两处为双机坡),最小弯曲半径250米,全线共有173座桥梁、1775座涵渠、88座隧道,总长697700米,其中最长的隧道为长1.4603公里的大禾山隧道。 线路改造由于鹰厦铁路系战备铁路,施工仓促,致使线路质量低劣。加之当时台湾海峡局势紧张,铁路中断对备战造成严重不良影响。1962年铁道部开始全面清查鹰厦线病害。此后山区路段多加筑护坡。1970年代以后路基宽度已全部改为标准的6.8米,全线采用50公斤重轨和每公里1840根水泥枕。 沙溪口改线
电气化电气化工程于1986年8月26日动工,分永漳段(1988年7月30日通车)、来永段(1989年1月23日通车)、鹰来段(鹰邵段1991年5月12日、邵来段1991年6月16日通车)和漳厦段4期进行。1993年12月26日全线电气化,历时7年4个月,总概算5亿余元。鹰厦线电气化使年通过能力增长了3倍以上。 沙县改线工程因鹰厦铁路穿过沙县市中心导致其道路交通不便且造成安全隐患,因此2014年11月鹰厦铁路沙县改线工程动工建设。鹰厦铁路沙县改线工程总投资5.7亿元,自鹰厦铁路万能站引出,接入鹰厦铁路区间新设的大洲站,中途在三明北站设立一个车站并新建设鹰厦场和货场。全线包括特大桥、大桥、中桥各一座,新建涵洞5座,改建涵洞2座,隧道一座,路基土石方61.4万立方米,原定于2016年12月完工。但由于K334道口施工方因客观因素无法进场施工,导致完工日期延后至2017年12月13日[11][12]。完工后,沙县城区的原鹰厦铁路线路将拆除,并规划沿原铁路线建设一条城市道路或铁路主题公园;客运线路车次将安排在三明北站停靠。[13][14] 华安外移工程原鹰厦铁路在华安县城段将县城城关镇一分为二,给当地人民生活带来不便并带有安全隐患,因此当地政府希望将线路外迁。2016年5月通过的预可研方案显示:华安段改线将采取东线方案,从既有线路绵良站出岔至溪南坂站,新建线路长12.062公里,同时新建华安站[15][16]。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于2018月12月获得中铁总和福建省联合批复[17],2020年5月正式开工[18]。2024年10月18日鹰厦线华安城区段外移工程建成通车[19]。 途经主要城市与其它铁路的连接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