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省,簡稱寧,是中華民國新置的13個省份之一,屬於塞北四省。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仍設立寧夏省,並於1954年廢省,将阿拉善霍硕特特别旗、额济纳旧土尔扈特特别旗以及磴口县划给内蒙古自治区,剩余地区划给甘肃省。1958年设立了宁夏回族自治区,仅包括银川专区和西海固专区。
省名由來
「寧夏」名稱的源出於元代在西夏故地設置的寧夏行省(取「夏地安寧」之意)。1928年,国民政府将原属甘肃省的宁夏及西套蒙古划出,组建宁夏省(蒙古语:ᠨᠢᠩᠰᠢᠶᠠ
ᠮᠣᠵᠢ)。
地理
寧夏省位於中國西北地區,雨量稀少,已屬乾燥的沙漠氣候。賀蘭山分本省為二部,山以東地勢較低屬寧夏平原,山以西係蒙古高原之一部,高度在千公尺以上。賀蘭山以東的黃河兩岸的寧夏平原,為寧夏省唯一農業區。因土壤肥沃,灌溉發達,素有「塞上江南」之稱。賀蘭山以西稱山後,面積佔全省十分之九,大部為牧区和沙漠。
管轄範圍
全省範圍為今日的寧夏回族自治區大部份地區、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全境及巴彥淖爾市磴口縣和今蒙古国西南边境。民國36年(1947年)土地面積為233320平方公里。
人口
據不精確統計,清代乾隆時期有1352530人。民國18年(1929年)時為704884人[參 1],民國22年(1933年)冬時有1353803人[參 2]。民國36年(1947年)上半年時,有戶數136828,人口773325,男性422637,女性350688。下半年時,有戶數136921,人口773657,男性422712,女性350945。[參 3]。
據中華民國內政部戶政司於民國79年(1990年)臺閩地區戶口及住宅普查報告,臺閩地區籍貫為寧夏省的人數為609人,佔非臺灣省籍269萬4917人口當中的0.0002%[參 4]。
歷史沿革
元代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西夏中兴行省移治甘肅行省,在中兴府置寧夏府路。明代時設置寧夏衛,属于陕西等處承宣布政使司管辖。清代時為甘肅省的一部分。
清宣統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民國元年(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西北軍閥馮玉祥於甘肅省寧夏地區設置寧夏道,此時大部分時期在馬福祥、馬鴻逵家族回族軍閥的統治。
民國17年(1928年)馮玉祥主政甘肅,由當時就任內政部長的馮系人物薛篤弼,提出了甘肅省分治案,以甘肅省面積過大,寧夏、青海距離甘肅省省城太遠,交通不便,不易發展為由,提出新設寧夏、青海兩行省的提案[參 5]。青海設省以後,以「甘肅省面積過廣,北部阿拉善額魯特旗及額濟納土爾特旗地方,漢蒙雜處,砌號難治,甘肅省政府鞭长莫及,難以控制」,且「寧夏地方東瀕黃河,土地肥沃」,一面「先就寧夏附近之地從事屯墾,一面向阿拉善額濟納地方逐漸開發」[參 6]。10月17日,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159次會議中決議設立寧夏省,行政區域為甘肅省舊寧夏道下轄的8縣及寧夏護軍使管轄地。民國18年(1929年)1月1日省政府成立,省會設於寧夏縣。但因兩蒙旗由國民政府行政院蒙藏委員會管理,寧夏省所管轄地域僅為賀蘭山以東、黃河以西的面積約3萬平方公里的狹長地帶。
寧夏省建省初期動亂頻繁,有民國20年(1931年)套匪王英、蘇雨生、楊猴小子相繼進擾寧夏。民國22年(1933年)馬鴻逵主政寧夏,為加強統治,便於徵兵和防範共產黨,劃大縣為小縣,並增設縣市。民國23年(1934年)1月至3月間,孫殿英率6萬大軍進攻寧夏,馬家軍組織甘、寧、青三省聯軍予以拒之,史稱四馬拒孫之役,雙方總共投入了十餘萬軍隊,最後以馬家軍的勝利,孫殿英的敗北而告終,而寧夏大半地區遭到戰火波及,滿目瘡痍,受禍慘重。
民國34年(1945年)8月,省會遷移至銀川市,轄有1市13縣2設治局2旗。
民國38年(1949年)9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進入銀川市,中華民國在寧夏省的統治結束,前後僅20年。但其後數年間,寧夏贺兰山匪患,給予中共寧夏當局莫大的困擾。
行政區劃
省、縣之間的行政區
行政督察區
民國34年(1945年)3月,全省設置3行政督察區:
同年5月,由原3個行政督察區改為銀南、銀北2個行政督察區,「銀南行政督察區」轄中衛縣、中寧縣、同心縣、鹽池縣、靈武縣、金積縣、寧朔縣、永寧縣及香山設治局計8縣1局,專署駐中寧縣;「銀北行政督察區」轄賀蘭縣、平羅縣、惠農縣、磴口縣和陶樂縣計5縣,專署駐惠農縣。不久後各行政督察區撤銷,改由寧夏省政府直轄。
縣級行政區
寧夏省初期僅有寧夏、寧朔、靈武、鹽池、平羅、中衛、金積、豫旺8縣,其後設立多個新縣及設治局。先後設立有銀川市及磴口、中寧、永寧、惠農4縣,陶樂(後升為縣)、紫湖、居延、香山(後裁撤)4設治局。民國38年(1949年)時,寧夏省下轄1市、13縣、2設治局,另有蒙旗3旗。民國77年(1988)7月,行政院公布《中華民國各省(市)縣(市)行政區域代碼》,為各省縣市編定代碼,該法規於民國94年(2005年)10月停用[參 7]。寧夏省各縣、市、局沿革情況如下:
寧夏省
|
行政督察區 |
行政代碼 |
縣等級 |
縣市局 |
駐地(2023年4月) |
北洋時期 |
沿革
|
省政府地區
|
21001 |
不適用 |
銀川市 |
寧夏城(今銀川市興慶區) |
(甘肅省寧夏道) |
寧夏省會,民國34年(1944年)1月析賀蘭縣城區置[參 8],8月行政院公布《寧夏省銀川市政籌備處組織規程》[參 9],核准設市[參 10]。民國36年(1947年)4月成立市政府。
|
21002 |
一等 |
賀蘭縣 |
初駐寧夏城(今銀川市興慶區),民國31年(1942年)遷駐謝崗堡(今賀蘭縣駐地習崗鎮)[註 1] |
甘肅省寧夏道(駐地) |
清代為寧夏府附郭寧夏縣,民國18年(1929年)1月屬寧夏省。因與省名重名,民國30年(1941年)4月1日易名[參 11]。
|
21003 |
二等 |
寧朔縣 |
初駐寧夏城(今銀川市興慶區),民國2年(1913年)遷駐滿城(今銀川市金鳳區)[參 12];民國21年(1932年)遷駐王洪堡(今永寧縣南望洪鎮);民國30年(1941年)4月遷駐李俊堡(一作矍靖堡,今青銅峽市西北瞿靖鎮);民國31年(1942年)3月決議遷駐漢壩堡(又作小壩堡,今青銅峽市小壩鎮)[參 13]。明年縣府建成,正式移駐 |
甘肅省寧夏道 |
清代為寧夏府附郭寧朔縣,民國18年(1929年)1月屬寧夏省。
|
21004 |
三等 |
靈武縣 |
靈武城(今靈武市駐地城區街道) |
甘肅省寧夏道 |
清代為靈州,民國2年(1913年)4月改置縣並易今名[參 14],因古靈武郡為名。民國18年(1929年)1月屬寧夏省。
|
21005 |
六等 |
鹽池縣 |
花馬池,今鹽池縣駐地花馬池鎮);民國25年(1936年)6月,中共紅軍攻克縣城,縣府遷駐惠安堡(今鹽池縣南惠安堡鎮)[參 15] |
甘肅省寧夏道 |
清代為靈州花馬池分州轄區,民國2年(1913年)4月改置縣並改名鹽池縣[參 16],因境內有鹽池,故名。民國18年(1929年)1月屬寧夏省。
|
21006 |
四等 |
平羅縣 |
平羅城(今平羅縣駐地城關鎮) |
甘肅省寧夏道 |
民國18年(1929年)1月屬寧夏省。
|
21007 |
五等 |
磴口縣 |
磴口城(今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左旗東北巴彥木仁蘇木)[參 17],民國31年(1942年)3月遷治廣興源(今內蒙古自治區磴口縣駐地巴彥高勒鎮)[參 18],但並未實行。 |
西套蒙古 |
民國15年(1926年)12月由馮玉祥析平羅縣之磴口地方置,因駐所磴口城得名。民國18年(1929年)1月30日國民政府正式核准[參 19]。
|
21008 |
二等 |
中衛縣 |
中衛城(今中衛市沙坡頭區) |
甘肅省寧夏道 |
民國18年(1929年)1月屬寧夏省。
|
21009 |
三等 |
中寧縣 |
寧安堡(今中寧縣駐地寧安鎮) |
(甘肅省寧夏道) |
民國22年(1933年)9月析中衛縣黃河以東置,縣名以中衛、寧安兩地名的首字命名。12月國民政府令准[參 20]。
|
21010 |
四等 |
金積縣 |
金積堡(今吳忠市利通區金積鎮) |
甘肅省寧夏道 |
清代為寧靈廳,民國2年(1913年)4月改置縣並改名金積縣[參 21],因金積山得名。民國18年(1929年)1月屬寧夏省。
|
21011 |
五等 |
同心縣 |
豫旺堡(今同心縣東北下馬關鎮),民國27年(1938年)4月移駐同心城(今同心縣駐地豫海鎮) |
甘肅省寧夏道 |
清代為平遠縣,因與廣東、貴州2省縣名重名,民國3年(1914年)1月改名鎮戎縣,因縣由西安、平遠、鎮戎3所改置,故名[參 22]。民國17年(1928年)改名豫旺縣[參 23]。民國18年(1929年)1月屬寧夏省。民國27年(1938年)4月改今名,因縣駐地得名[參 24]。
|
21012 |
六等 |
陶樂縣 |
陶樂湖灘(今平羅縣東南高仁鄉) |
綏遠特別區域 |
原屬鄂托克旗轄地,民國18年(1929年)11月置陶樂設治局[參 25],因駐地得名。民國30年(1941年)4月1日改制縣[參 26]。
|
21013 |
一等 |
永寧縣 |
楊和堡(養和堡,今永寧縣駐地楊和鎮) |
(甘肅省寧夏道) |
民國30年(1941年)4月1日析寧夏、寧朔2縣置。民國31年(1942年)3月國民政府核准[參 11]。
|
21014 |
四等 |
惠農縣 |
寶豐鎮(今平羅縣東北寶豐鎮) |
(甘肅省寧夏道) |
民國30年(1941年)4月1日析平羅縣北部置,因惠農渠得名。民國31年(1942年)3月國民政府核准[參 11]。
|
21015 |
不適用 |
紫湖設治局 |
紫泥湖(今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左旗北吉蘭泰鎮) |
西套蒙古 |
屬西旗阿拉善轄地,民國18年(1929年)11月呈准設置[參 25],以駐所得名。民國30年(1941年)2月,暫緩設局。
|
21016 |
不適用 |
居延設治局 |
居延湖泊(今內蒙古自治區額濟納旗西北居延海) |
西套蒙古 |
屬額濟納旗轄地,民國18年(1929年)11月呈准設置[參 25],以駐所得名。民國30年(1941年)2月,暫緩設局。
|
不適用 |
不適用 |
香山設治局 |
香山堡(今中衛市沙坡頭區南香山鄉) |
(甘肅省寧夏道) |
民國30年(1941年)析中衛縣香山地區置,因駐所得名。民國36年(1947年)前裁撤併入中衛縣。
|
盟旗
寧夏省境內有與盟、部同等的2個特別旗,分別為阿拉善霍碩特特別旗(行政代碼為211XX)、額濟納舊土爾扈特特別旗(行政代碼為212XX):
行政區劃年表
寧夏省行政區劃年表
|
說明:「?」表示不能確定其發生年份或月份,故放於最有可能的一年內,詳見注釋
|
西元 |
民國紀元 |
縣 |
市 |
局 |
其他 |
行政區劃變更
|
1929年
|
民國18年
|
9
|
|
1
|
|
- 甘肅省寧夏縣來隸(1月)
- 甘肅省寧朔縣來隸(1月)
- 甘肅省靈武縣來隸(1月)
- 甘肅省鹽池縣來隸(1月)
- 甘肅省平羅縣來隸(1月)
- 甘肅省中衛縣來隸(1月)
- 甘肅省金積縣來隸(1月)
- 甘肅省豫旺縣來隸(1月)
- 甘肅省磴口縣來隸(1月)
- 析鄂托克旗轄地置陶樂設治局(11月)
- 析西旗阿拉善轄地置紫湖設治局(11月,暫緩設局)
- 析額濟納旗轄地置居延設治局(11月,暫緩設局)
|
1930年
|
民國19年
|
9
|
|
1
|
|
|
1931年
|
民國20年
|
9
|
|
1
|
|
|
1932年
|
民國21年
|
9
|
|
1
|
|
|
1933年
|
民國22年
|
10
|
|
1
|
|
|
1934年
|
民國23年
|
10
|
|
1
|
|
|
1935年
|
民國24年
|
10
|
|
1
|
|
|
1936年
|
民國25年
|
10
|
|
1
|
|
|
1937年
|
民國26年
|
10
|
|
1
|
|
|
1938年
|
民國27年
|
10
|
|
1
|
|
|
1939年
|
民國28年
|
10
|
|
1
|
|
|
1940年
|
民國29年
|
10
|
|
1
|
|
|
1941年
|
民國30年
|
13
|
|
1
|
|
- 寧夏縣改名賀蘭縣(4月)
- 析寧夏、寧朔2縣置永寧縣(4月)
- 析平羅縣置惠農縣(4月)
- 改陶樂設治局為陶樂縣(4月)
- 析中衛縣置香山設治局(?月)
|
1942年
|
民國31年
|
13
|
|
1
|
|
|
1943年
|
民國32年
|
13
|
|
1
|
|
|
1944年
|
民國33年
|
13
|
|
1
|
|
|
1945年
|
民國34年
|
13
|
1
|
1
|
|
|
1946年
|
民國35年
|
13
|
1
|
1
|
|
|
1947年
|
民國36年
|
13
|
1
|
|
|
|
1948年
|
民國37年
|
13
|
1
|
|
|
|
1949年
|
民國38年
|
13
|
1
|
|
|
|
政府體制
省會
民國34年(1945年)以前在寧夏縣(後稱賀蘭縣),以後在銀川市,均在今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
省行政機構
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西北軍閥馮玉祥為了鞏固自己在西北的地位,於民國17年(1928年)通過當時就任內政部長的馮系人物薛篤弼,提出了甘肅省分治案,以寧夏、青海距離甘肅省省城太遠,交通不使,不易發展為由,提出新設寧夏、青海兩行省的提案[參 8]。10月17日,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159次會議中決議設立寧夏省。10月19日,國民政府正式公布設置寧夏省,行政區域為甘肅省舊寧夏道下轄的8縣及寧夏護軍使管轄地[參 27]。民國18年(1929年)1月1日省政府成立,下設民政、財政、教育、建設4廳。直至民國38年(1949年)9月下旬解放軍進入銀川為止。
歷任寧夏省軍政長官、省政府主席
- 寧夏省政府主席
- 門致中(1928年11月1日 - 1929年7月24日)
- 吉鴻昌(1929年7月25日 - 1930年8月30日)
- 馬福壽(代理主席,1930年9月 - 1931年6月9日)
- 馬鴻逵(1931年6月9日任命,1932年2月5日 - 1949年7月31日)
注釋
參考文獻
引用
- ^ 《民國十八年統計月報》,國民政府主計處統計局編
- ^ 《十年來寧夏省政述要》,寧夏省政府秘書處編
- ^ 《三十六年上半年全國戶口統計總表》、《三十六年下半年全國戶口統計總表》,中華民國內政部人口局編
- ^ 行政院戶口普查處編. 中華民國79年臺閩地區戶口及住宅普查報告. 臺北市: 行政院戶口普查處. 1992
- ^ 陳育寧,《寧夏通史(近現代卷)》,寧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01頁。
- ^ 《內政年鑑》,第(B)48頁。
- ^ 中華民國各省(市)縣(市)行政區域代碼
- ^ 8.0 8.1 陳育寧,《寧夏通史(近現代卷)》,寧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01頁。
- ^ 《國民政府公報》渝字第843號,民國34年8月29日,第5頁。
- ^ 《全國行政區域變更一覽表(三十三年九月至三十四年十一月)》
- ^ 11.0 11.1 11.2 《國民政府公報》渝字第448號,民國31年3月14日,第15頁。
- ^ 《國民政府公報》第354號,民國2年5月2日,第13冊,第344頁。
- ^ 《國民政府公報》渝字第448號,民國31年3月14日,第15頁。
- ^ 《國民政府公報》渝字第448號,民國31年3月14日,第15頁。
- ^ 劉廣增:《國民黨在惠安堡設立鹽池縣駐地的回憶》,《鹽池縣文史資料》第5輯,1989年,第24頁。
- ^ 《政府公報》第354號,民國2年5月2日,第13冊、第344頁。
- ^ 按:馮茂《寧夏現代政區變遷沿革》(第2頁)作“縣駐地三盛公”,與國民政府指令有異。三盛公即今內蒙古自治區磴口縣駐地巴彥高勒鎮南糧台村
- ^ 《國民政府公報》渝字第448號,民國31年3月14日,第15頁。又,內政部方域司《中華民國行政區域簡表》(第11版),第152頁。
- ^ 《國民政府公報》第81號,民國18年2月1日,第8頁。
- ^ 《國民政府公報》第1329號,民國23年1月6日,第2頁。
- ^ 《政府公報》第354號,民國2年5月2日,第13冊、第344頁。
- ^ 《內務部改定各省重復縣名及存廢理由清單》。
- ^ 《國民政府公報》第37期,民國17年3月,第22頁。
- ^ 《國民政府公報》渝字第64號,民國27年7月9日,第15頁。
- ^ 25.0 25.1 25.2 《國民政府公報》第343號,民國18年12月12日,第8頁。
- ^ 內政部方域司:《中華民國行政區域簡表》(第11版),第153頁。
- ^ 《國民政府公報》第2號,民國17年10月27日,第9頁。
来源
外部連結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