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医科大学
遵义医科大学(英語:Zunyi Medical University,缩写:ZMU),简称遵医,前身为大连医学院,由东北民主联军卫生部部长王布君于大连创办,创建于1947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医学本科院校[1]。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时期,为支援“三线”建设,改变黔北缺医少药的现状,将大连医学院整体南迁历史文化名城遵义,更名为遵义医学院。 1955年开始招收研究生,是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69年为支援“三线”建设,学校整体南迁至贵州省遵义市,更名为遵义医学院;2016年成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18年更名为遵义医科大学,2021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遵义医科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学类区域高水平大学之一,是贵州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卫健委省部共建大学,入围“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历史沿革大连医学院时期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内战爆发,中共中央决定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1947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辽东军区第二卫生部长王布君遵照上级指示,筹备成立了大连医学院,成为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医学本科院校;4月,大连医学院更名为关东医学院;5月,关东医学院成立,王布君担任院长。1949年4月,大连大学创校,关东医学院并入大连大学,称大连大学医学院,沈其震任院长。 1950年7月,大连大学撤销,成立大连医学院。1965年,美国扩大对越南侵略,严重威胁国家安全,中共中央决定加强备战;5月,卫生部决定将大连医学院迁往四川省;10月,中共中央西南局决定大连医学院改迁贵州省。 遵义医学院时期1969年5月,大连医学院南迁至遵义市,更名为遵义医学院。1979年1月17日,大连医学院恢复。1982年,为支持大连医学院复办,大部分教职工分批调回大连,遵义医学院元气大失。2002年,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正式启用。2013年9月,遵义医学院新蒲校区正式启用,与大连路校区、珠海校区形成“一校三区”格局。2016年10月,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与贵州省人民政府签订协议,遵义医学院成为省部共建高校。 遵义医科大学时期2018年11月,遵义医学院更名为遵义医科大学。2021年10月,遵义医科大学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22年12月21日,遵义医科大学全科医学院成立,是贵州省首个成立全科医学院的高校。 文化校徽遵义医科大学校徽由遵义和遵医的拼音首字母“ZY”融入“义”组合变形设计而成,宛如展翅飞翔的和平鸽,。鸽翅向外延伸,形成展开的书本,体现了学校主题。鸽尾进行了夸张设计,线条形如直刺苍穹的箭头。“义”字的一点与“Y”又组成一个雀跃的人。从鸽头至鸽尾有机地连成一条飞速的旋弧箭角。 校训明德笃学,求是致用 学校现状院系设置遵义医科大学成立时,本着“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和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大连路校区设有第一临床医学院、口腔医学院。新蒲校区设有基础医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学院、管理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麻醉医学院、检验医学院、医学影像学院、医学信息工程学院、法医学院、全科医学系、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珠海校区设有第五临床医学院。 研究机构遵义医科大学设立了多个研究机构,如贵州省高校人文医学研究中心、生命科学研究院、临床医学研究所、基础药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州省细胞工程重点实验室、贵州省麻醉与器官保护基础研究重点实验室、贵州省生物催化与手性药物合成重点实验室等。 知名校友醫學微生物學家魏曦,生理学家沈其震、吴襄,古人类学家吴汝康、吴新智,病理学家杨简,细胞生物学家薛社普,药理学家张毅,外科学家陈荣殿,动物学家伍律,影像医学专家龚启勇 外部链接参见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