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to: share facebook share twitter share wa share telegram print page

 

小乘佛教


上座部佛教

佛教大綱英语Outline of Buddhism 佛教主題

shèng梵語हीनयान羅馬化:Hīnayāna)是大乘佛教以往所劃分的三乘教法中用來對於声闻乘獨覺乘(緣覺乘)的统称,主要理由是基於這兩乘不像菩薩乘以成佛為修行目標,因此不以菩薩道而以解脫道為修持之道的聲聞乘與獨覺乘被其視作是低下、低賤(Hīna的意思)的修行方法、交通工具(乘,yāna的意思)。

來自於歐美國家的早期的宗教學家使用「小乘佛教」一詞來指稱早期佛教[1]

現今的宗教學家大多認為「小乘佛教」一詞不是被用來指稱一個單獨的宗教,而是被用來指稱一套特定的理念或教義[2],例如只重視自己的得道丶 認可有説丶 只遵守五戒和不認同大乘佛教典籍的正統性。

詞源

'hīnayāna'一詞由'hīna'[3](“小”,“貧窮”,“低劣”,“被遺棄”,“不足”,“有缺陷”;和雅那(यान)的意思)和'yāna'[4](「車輛」的意思)所構成,其中“車輛”或“路徑”的意思是“通往覺悟的道路”。巴利文協會所著的《巴利語-英語詞典》(1921-25)對於'hīna'的定義更加偏激,其語義領域包括「卑鄙」等意思。

該術語由鳩摩羅什(Kumārajīva)和其他人翻譯成古典漢文,稱為“小乘”(「小」的意思是“細小”,「乘」的意思是“車輛”),儘管該術語也有更早的和更準確的翻譯方式。 在蒙古文(Baga Holgon)中,小乘一詞也意味著「小型」或「較小」車輛或更好的稱為路徑[5],而在藏文中, 至少有兩個詞來代替該術語,'theg chung'的意思是「小型的車輛」[6],'theg dman'的意思是「劣等的車輛」或「劣等的精神方法」[7]

藏傳佛教祖古創古仁波切強調「小乘」一詞絕對沒有"低等"的意思。在他對無著《從法中辨別法》的翻譯和註釋中,他寫道:「小乘、大乘和金剛乘三種傳統在西藏都有被修持,而小乘的字面意思是『更少的車輛』,絲毫不遜於大乘。」[8]

名稱的起源

根據宗教學家那體慧(Jan Nattier)博士所提出的説法,“小乘”一詞很可能晚於“大乘”一詞出現,而且因菩薩乘與聲聞乘之間在理念上的對立和衝突而在後來被發明出來的。 然後, 術語序列以菩薩乘開始,它被賦予了「大乘」的稱呼。 直到後來, 在對於菩薩乘相關教義的態度變得更加具批判性之後,“小乘”一詞才被創造出來,與已經確立的“大乘”一詞形成鮮明對比[9]。最早的大乘佛教典籍經常使用“大乘”一詞作爲菩薩乘的綽號和同義詞,但“小乘”一詞在早期典籍中相對少見,在最早的翻譯中通常根本找不到。因此, 關於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之間的對立性的説法往往是具欺騙性的,原因是這些術語事實上並不是在同一時期被創造出來的[10]

概述

在佛教文獻上,巴利三藏的大藏經版本的任何內容記載中,佛陀從未認為聲聞乘、獨覺乘是小乘,亦即佛陀並未、也不可能自己抨擊自己指導的聲聞教法或提及的獨覺法門為低賤;然而大乘佛教常常以自家教派所編輯的另一套大藏經版本中的某些佛經、論著內容記載為準,而在以往貶稱以聲聞乘、獨覺乘為主要修行方法的部份為小乘,導致以往大乘佛教進而貶稱未以成佛為目標、未以菩薩乘為修行方法的佛教相關教派所構成的整體為小乘佛教(英語:Hīnayāna buddhism)。

另一方面, 宗教學家保羅·威廉姆斯(Paul Williams)名譽教授表示:「關於大乘對小乘的一種永不停止的、無處不在的激烈抨擊的根深蒂固的誤解,並沒有得到我們的文本的支持。」[11]威廉姆斯指出,雖然在某些情況下有着關於它們之間的衝突的證據,但是也有大量證據表明兩種傳統之間和平共處[11]。保羅·威廉姆斯還指出,大乘佛教從未實踐過與早期佛教教理不同的律宗或戒律傳承,因此信奉大乘佛教的僧尼遵守早期佛教的戒律。 今天,東亞的佛敎師戒傳承和藏傳佛教的Mūlasarvāstivāda出家傳承仍在繼續。大乘佛教從來不是一個完全獨立的宗教[12]。從前往印度的中華僧尼的作品中,人們能夠發現印度的大乘佛教僧尼和不屬於大乘佛教的僧尼經常住在同一個寺院裡[13]

喬納森·西爾克表示他認爲“小乘”一詞被用來指稱大乘佛教在任何特定的場合所想要批評且沒有被明確地分組的佛敎徒[14]

小乘佛教這個名稱以往也常被用來指稱印度佛教史上的早期所有傳統部派佛教教派,以及現今的上座部佛教。因為“小乘”此字眼對於了解其在巴利語、梵語原意的有些信眾會有貶義,在學者及佛敎徒間,長期存有爭議,現今南傳佛教不接受“小乘”的稱呼。1950年召開的世界佛教徒聯誼會達成明確共識,無論在西方或東方對於南傳佛教的正當稱呼应当一律使用「上座部佛教」一詞而非「小乘佛教」一詞[15]

音義

菩提樹,西元前3世紀僧伽蜜多菩提伽耶移植到斯里蘭卡。

中文小乘一词譯自梵語 Hīnayāna,其中 Hīna 是「小的」、「低下的」的意思;yāna 意為乘、車子、舟船,引申為教法、或通往解脫之道;合起來是「小車子」、“小船”,即所谓「只顾自利、而无利他精神」的「小型教法」的意思,此概念相对於“大乘”而存在。這個名詞起源不可考,但是沒有自稱為「小乘」的佛教教團,而是大乘佛教對於其他傳統佛教宗派的泛稱[16]

小乘的“乘”字在現代標準漢語中讀作chéng/ㄔㄥˊ(音同“成”)。依古音亦读作shèng/ㄕㄥˋ(音同“剩”),目前在台湾讀shèng/ㄕㄥˋ。在现代標準汉语中,“乘”是多音字,shèng多用在“史乘”“野乘”等词汇。

背景

滅度後,出现上座部大众部根本分裂,之后各地进一步形成20多个部派。在公元前一世纪左右,大乘佛教在印度興起,但被印傳佛教史上較後問世的某些典籍的作者貶稱為「小乘」的解脫道傳統佛教部派仍在继续流传。

歷史

小乘佛教起源於天竺,它的出現是對大乘佛教興起一事的回應,小乘佛教可能經西域傳入中原

據傳在漢明帝統治時期,《四十二章經》可能作為佛敎傳入漢地的第一部典籍被譯為漢文。《四十二章經》聲稱 即藴我 寄生於四大所構成的肉軀和提倡持戒等等,因而被一些人視為小乘佛教典籍[17]。然而, 一些歷史學家認為《四十二章經》在晉朝時期才正式面世[18]。在宋朝時期, 大乘佛教教內的禪宗修改《四十二章經》的內容,使之更加符合大乘佛教的教義,史籍把經過修改的此經稱為《佛説四十二章經》[19]

在往後的數百年間,小乘佛教一直在中華流傳,當時不少佛敎徒都是小乘佛教的信奉者。一些佛敎徒試圖將其宗教信仰與儒教教義和道教教義結合在一起[20]

南北朝時期起,小乘佛教的地位開始被大乘佛教取代,自此之後 小乘佛教逐漸消亡。

影響

雖然嚴格來説部派佛教和小乘佛教不是同一回事,但是部派佛教常被貶斥為小乘,但在另一方面,部派佛教的教義也影響了漢傳佛教藏傳佛教

對漢傳佛教的影響

隨著佛教在公元1世紀開始由印度向東方傳入,傳統部派佛教和大乘佛教同期傳入中國,中國開始有大量由梵文譯作中文的佛經,當中以安世高譯出部派佛教的大量典籍。漢傳佛教的戒律主要傳承自法藏部,以《四分律》為主流。部派佛教當中對漢傳佛教影響最大的為說一切有部經量部。說一切有部的學說與戒律在魏晉南北朝期間對佛敎在中國的傳播有著重要的影響,其後部派佛教在中國的地位被大乘佛教所蓋過。

梁朝僧伽婆罗译有《解脱道论》,它的结构和内容与上座部佛教中总结佛教理论与实践的论书《清净道论》相一致,引起了十九世纪以来中外学者的兴趣。唐朝玄奘译有论书《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此论是说一切有部理论全面、系统的总结,只在汉传佛教中保存。

漢傳佛教宗派中,「小乘」的傳承主要有俱舍成實二宗,這兩個宗派在唐初之後就已經衰微,喪失影響力。

對藏傳佛教的影響

藏傳佛教當中,並沒有「小乘」的部派傳承。但是格魯派很重視俱舍論的研習,列為五部大論之一。藏传佛教中采用小乘的根本说一切有部戒律,最重要的论著是功德光尊者的《戒律根本论》(另译名为《律经》),这部著作同样属于格鲁派重视的五部大论。

在現代,第十四世達賴喇嘛倡議使用「基(礎)乘」(英語:Foundational Vehicle)一詞取替“小乘”來稱呼南傳佛教[21]

藏傳佛教僧徒雷金納德·雷(Reginald Ray)的一個簡明分析中總結了“小乘”一詞在指代任何當代現存流派時的錯誤和混淆:

'小乘'是指一套具批判性的但被嚴格限制的觀點、實踐和結果。 前大乘的歷史傳統,如上座部,比'小乘'的定義所允許的要豐富、複雜、深刻得多。... 因此,'小乘'一詞是一種刻板印象,在談論藏傳佛教道路上的特定階段時很有用,但是假設藏傳佛教將小乘定義為一個古老的生活傳統如上座部或任何其他歷史上的學派這一行為確實是不合適的[22]

大乘判教理論

漢傳佛教

隨著判教理論的興起,漢傳大乘佛教認為,釋迦牟尼佛根據弟子的不同根性,因時因地,而給與不同的教法。不同的教派有不同的分法,將佛法整體修行體系主要有分成一佛乘、三乘等說法。

三乘說

接受释迦牟尼佛陀四聖諦教法的弟子,因為是從佛親聞教法,稱為聲聞乘,修习四圣谛的离苦和解脱之妙法,以成就阿羅漢果為最高目標。最後一世沒有親自遇到佛的教導,但以自己的努力與智慧,思維十二因緣而無師自悟證果的,稱為獨覺乘緣覺乘,成為辟支佛是他們的目標。大乘佛教批評這兩類佛教徒,偏于重視自己的清净解脱和自我完善,缺乏幫助他人解脫离苦而成就圣果之慈悲心,但求小果,故稱為小乘。大乘佛教则提倡佛弟子應當以佛陀为榜样,以自利利他成就佛果為目標。發起帮助他人解脱和觉悟的菩提心是成佛的种子,這類佛教徒被稱為菩薩菩薩道是成佛的真正道路,因此大乘又稱為菩薩乘[23]

禪宗則分為三乘,小乘,大乘以及最上乘[24]

密宗则把佛教分為小乘、大乘金剛乘

一佛乘說

雖然判教提出三乘說,但按照天台宗判教的理論,同時也提出佛陀在方等時說法,為了喚起、堅定僧徒對菩提道的嚮往和信心,多貶斥二乘爲“小乘”,讚歎“大乘”,實際上法無定法,小乘是相對於大乘而言,兩者皆是安立的假名,在《妙法蓮華經》中明確指出,其實並無“小乘”與“大乘”的區別,佛法俱是一佛乘

藏傳佛教

寧瑪派把佛教分为九乘,声闻乘、獨覺乘、菩薩乘是共三乘,事續行續瑜伽續是外三乘,最高级是内密三乘

教義

小乘佛教主張只重視自己的得道,也不認為眾生都能成佛[25]

小乘佛教認為佛陀去世後,其肉身雖已消散,但其教法仍然流傳於世,是為法身。法身存在象徵佛陀存在。

小乘佛教認為萬物都不是實有的,而是由六大所構成的,而六大本身是實有的,小乘佛教主張了解萬物的主體的虛無性,從而達至一切皆無的泥槃境界,後來這些觀點受到大乘佛教論師那嘎呵朱訥的猛烈批駁[26]

小乘佛教認為四大非我丶 主張放棄對於假名我的執念[27],但不否認作為即蘊我的心魄是不滅的[28],這種觀點與作為大乘佛教和上座部佛教教義一部份的無我論形成強烈對比。

與其他宗教之間的差別

上座部佛教與小乘佛教之間的差別

大乘佛教徒主要與薩瓦斯蒂瓦達的法有我無宗進行辯論,該教派擁有迄今為止尼卡亞學派中最“全面的教義系統學大廈”[29]。 考慮到這一點,有時有人認為小乘佛敎徒不會認為他們是“小乘”學派,因為與現已滅絕的受到大乘佛教所抨擊的主要教派法有我無宗不同,上座部佛教並不聲稱存在獨立的法體; 在這一點上,它保持了早期佛教的態度。此外,菩薩的概念是推遲覺悟而不是儘快覺醒的人,在上座部的文本或文化背景中沒有根源,無論是當前的還是歷史的。除了上座部佛教在地理上與大乘佛教相距甚遠之外,小乘的區別還被用來指代大乘傳統本身中發現的某些觀點和實踐。上座部和大乘學派都強調為了結束痛苦而實現自我覺悟的緊迫性[30][31][32]。因此,一些當代上座部佛教人物對《心經》和《中論》中的大乘佛教哲學思想表達認同的立場[33][34]

大乘佛敎徒被説一切有部經量部的實體論思想所困擾,在強調śūnyatā教義時,大衛·卡盧帕哈納認為他們努力保存早期教義[35]。上座部佛教也駁斥了説一切有部和經量部(以及其他教派的追隨者)所提出的説法,理由是他們的理論與正統教義中的無實體論相衝突。上座部佛教所提出的論點被保存在Kathavatthu中[36]

亣乘佛教與小乘佛教之間的差別

亣乘佛教是被簡化了的大乘佛教。亣乘佛教流傳於中華丶 相信萬法唯[37][38][39][40][41]丶 佛陀是法力無邊的神上神[42]丶 有着眾多典籍[43]和認可因菓論[44][45]等等。與小乘佛教相比,亣乘佛教更加受普通民眾所歡迎[46]

諍論

部派佛教對大乘佛教的抨擊

在大乘佛教興起初期,部派佛教教內的部分傳統部派不認可絕大部份大乘佛教的來源傳承[47][48],包括「諸天所傳授、從夢中得來、從他方佛聞、從三昧中見佛聞法、自然呈現在心中、[49]得自龍宮、得自南天鐵塔、來自窟外集結」,認為這些經典皆非釋迦牟尼佛所說,這些保守部派判定大乘經典是違背佛教第一次結集》經典「非法說法」,認為「大乘」、「小乘」這些說法不是說,反對大乘經典使用「小乘」(Hīnayāna)一詞貶稱聲聞、緣覺二乘

大乘佛教教內關於小乘佛教的爭論

在大乘佛教內部,有着不同的意見。一部份人相信,小乘的教法只是暂时的,不了义的只能阶段性用以接引初机学佛的人,并不究竟。这派可以《维摩诘所说经》为代表,认为即使犯了五无间罪的众生,只要修行大乘佛法,也能得到解脱。但是修行小乘佛法,永远无法成佛。这一派认为小乘佛教是应该受到谴责的。但是另一部分人相信,小乘与大乘虽然修持方法不同,但同为通往解脱成佛的方法。此派以《妙法莲华经》为代表,它提出“三车喻”,以羊車(声闻乘)、鹿車(缘觉乘)、牛乘(菩薩乘)喻佛說三乘,認為這三乘是佛爲不同根基的學生所說的教法,认为在终极意义上,並無“小乘”與“大乘”的區別,两者的歸向是統一的,即一佛乘[50],雖有階次之分,又彼此含攝,因此不應互相誹謗,要彼此尊重接納,維護佛法的統一。按照大乘天台宗判教的理論,佛陀在方等時說法,為了喚起、堅定僧徒對大乘菩提道的嚮往和信心,多斥二乘爲“小乘”,讚歎“大乘”;在般若時,開始拋棄大、小的分別執著;在法華涅槃時,宣佈在究竟上法無定法,小乘大乘皆是安立的假名,佛陀的本懷是一佛乘[51]

現今的宗教界相關觀點

聖嚴法師認為小乘佛教可以成為大乘佛教的基础,不应该予以轻视[52]。因為第十四世達賴喇嘛的支持,藏傳佛教信徒通常也避免使用“小乘”作稱呼,改稱為“基乘”(基礎乘)。正如“小乘”爲小学,“大乘”显宗爲中学,金刚乘的弟子還认为“金刚乘”(密宗)爲大学;当入了中学後,则可以理解小学的境界,进而有能力再进入小学帮助小学生学习,但小學是通往中學、大學的基礎,不可或缺。“回小向大”(從“小乘”信仰轉向“大乘”信仰)不是再作为凡夫入轮回,而是“乘愿再来”,所作也是“清淨業”,但菩薩境界無論是多麼不可思議,它的基礎仍然是二乘,也就是佛陀所教導的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三十七道品三無漏學等。雖然因對佛法存在不同的觀點而形成了三股大的宗派,但全球佛教界達成共識,不應該執著於大、小之別,而應維護佛教的統一,遵從佛說三乘俱是一乘的旨意。近年來,隨著南傳、北傳的交流增多,以及藏傳利美運動的興起,佛教派別之間臻於理解與和平相處。

不過,由於“小乘”一詞的歷史使用時間較久等原因,近現代尤其是學術界,仍然有人沿用「小乘」稱呼聲聞乘、緣覺乘佛法,而南傳佛教主要傳承了保守的赤銅鍱部大寺傳統,以聲聞、緣覺教法爲主流,否認大乘佛教提出的“小乘”說法,故大乘佛教地區也常用“小乘佛教”稱呼南傳佛教[52]。1950年,世界佛教徒聯誼會決定使用“上座部佛教”一詞稱呼南傳佛教,不應再使用“小乘”的稱呼。目前,東亞各國官方已響應決議,不再使用“小乘”稱呼南傳佛教,不過在部分研究文獻和民間當中仍然有人沿用“小乘”一詞。至於在漢字文化圈,中文的表面字義上,「小」的貶義色彩貌似已經大大降低,但相關中文作品若被翻譯為非漢字的語言去讓非漢字文化區的讀者閱讀時,漢字「小乘」在外文中最相符的翻譯字眼不免仍是回歸為「Hīnayāna」,不免仍顯示出相關作者貶稱解脫道為「低賤的(Hīna)交通工具(yāna)」的句意。雖然因為對佛法存在不同的觀點而形成了三股大的教派(若再從大乘佛教中分別出祕密大乘佛教),但全球佛教界達成共識,不應該貶稱佛陀的解脫道教法為低賤,而應維護佛教的統一,遵從佛說三乘俱屬於佛陀的教法的旨意。

達摩難陀長老在《佛教徒信仰的是什麼》表示:

参见

註釋

  1. ^ Monier-Williams Sanskrit-English Dictionary (Oxford, 1899), "Proper Noun: simpler or lesser vehicle. Name of the earliest system of Buddhist doctrine (opposite to the later Mahayana; see Yana)."
  2. ^ Nattier 2003,第193-194頁.
  3. ^ Sanskrit Dictionary for Spoken Sanskrit. [2010-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09). 
  4. ^ Sanskrit Dictionary for Spoken Sanskrit. [2009-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09). 
  5. ^ "It is also certain that Buddhist groups and individuals in China (including Tibet), Korea, Vietnam, and Japan have in the past, as in the very recent present, identified themselves as Mahayana Buddhists, even if the polemical or value claim embedded in that term was only dimly felt, if at all.", Macmillan Encyclopedia of Buddhism, 2004, page 492
  6. ^ Rangjung Yeshe Wiki - Dharma Dictionary:theg chung. Rangjung Yeshe Wiki. Tsadra Foundation. [2023-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03). 
  7. ^ Rangjung Yeshe Wiki - Dharma Dictionary:theg dman. Rangjung Yeshe Wiki. Tsadra Foundation. [2023-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31). 
  8. ^ Rinpoche 2004,第113頁.
  9. ^ Nattier 2003,第174 (footnote 6)頁.
  10. ^ Nattier 2003,第172頁.
  11. ^ 11.0 11.1 Williams & Williams 2004,第43頁.
  12. ^ Williams 2009,第4-5頁.
  13. ^ Williams 2000,第97頁.
  14. ^ Jonathan A Silk. What, if anything, is Mahayana Buddhism? Numen 49:4 (2002):335-405. Article reprinted in Williams, Buddhism, Vol III, Routledge, 2005
  15. ^ 世界佛教徒聯誼會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1950年成立大會
  16. ^ 莊崑木譯,平川彰著《印度佛教史》第3章〈初期的大乘佛教〉:「大乘是Mahāyāna(摩訶衍)的譯語,是大車的意思;小乘則是Hīnayāna的譯語,是小車的意思。但Hīna的原意是『已被捨棄的』,也有『卑下』、『劣等』的意思,因此小乘是鄙視的稱呼,是大乘教徒視部派佛教的稱呼,也就是說,並沒有自稱小乘的教團。」
  17. ^ 佛說四十二章經淺釋. book.bfnn.org. [2023-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1). 
  18. ^ 《中國佛學源流略講》表示:「湯用彤先生就主張此經是初傳經典。但也有人不相信,因為從經錄的記載、譯文的體裁、學說的內容等,都引起人們的疑惑。到了近世,東西方學者對此經是否由原文譯出,也未得到最後的定論。我們認為《四十二章經》不是最初傳來的經,更不是直接的譯本,而是一種經抄。就內容看,是抄自《法句經》,我們對出來的有二十八章,佔全經的三分之二。……我們認定此經是東晉初抄出的。」
  19. ^ 簡基益. 《四十二章經》的文獻與義理研究 (PDF). 南華大學圖書館. [2023-09-0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3-12) –通过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 
  20. ^ 饶宗颐. 三教论. 香港寶蓮禪寺. 2014-11-03 [2023-09-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03). 
  21. ^ His Holiness the Dalai Lama Bestows Ordination Vows. The Office of His Holiness The Dalai Lama. March 15, 2010 [Sep 23,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1). 
  22. ^ Renginald Ray. Indestructible Truth: The Living Spirituality of Tibetan Buddhism. 
  23. ^ 《妙法蓮華經》:「舍利弗,若有眾生,內有智性,從佛世尊聞法信受,殷勤精進,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是名聲聞乘。......若有眾生,從佛世尊聞法信受,殷勤精進,求自然慧,樂獨善寂,深知諸法因緣,是名辟支佛乘。......若有眾生,從佛世尊聞法信受,勤修精進,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無師智、如來知見、力無所畏,愍念、安樂無量眾生,利益天人,度脫一切,是名大乘,菩薩求此乘故,名為摩訶薩。」
  24. ^ 《景德傳燈錄》:「禪有淺深階級,一小乘,一大乘。頓悟自心無漏智,此心卽佛,曰最上乘。」
  25. ^ happy的芋头.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区别!(下). 微信公众平台. [2023-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1). 
  26. ^ 張祥龍. 佛家的緣起終極觀與龍樹的中觀 (PDF). 普門學報. 2005-07, 2005 (28): 1-11 [2023-09-01]. ISSN 1609-476X.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7-05). 
  27. ^ 《四十二章經》記載:「佛言:『熟自念身中四大,名自有名都為無吾,我者寄生,生亦不久,其事如幻耳。』」
  28. ^ 理惑論》記載:「問曰:『佛道言:   人死當復更生。仆不信此之審也。』牟子曰:『人臨死, 其家上屋呼之。死已, 復呼誰?』或曰:『呼其魂魄。』牟子曰:『神還則生, 不還, 神何之乎?』曰:『成鬼神。』牟子曰:『是也。魂神固不滅矣,但身自朽爛耳。身譬如五穀之根葉,魂神如五穀之種實;根葉生必當死,種實豈有終亡,得道身滅耳。老子曰:  「吾所以有大患?以吾有身也。若吾無身,吾有何患?」  又曰: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
  29. ^ ""one does not find anywhere else a body of doctrine as organized or as complete as theirs". . . "Indeed, no other competing schools have ever come close to building up such a comprehensive edifice of doctrinal systematics as the Vaibhāśika." The Sautrantika theory of seeds (bija) revisited: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ideological continuity between Vasubandhu's theory of seeds and its Srilata/Darstantika precedents by Park, Changhwan, Ph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2007 pg 2
  30. ^ Hoffman & Mahinda 1996,第192頁.
  31. ^ King 1999,第86頁.
  32. ^ Thera & Bodhi 1998,第42頁.
  33. ^ Lopez 2005,第24頁.
  34. ^ Fronsdal, Gil. Emptiness in Theravada Buddhism. Insight Meditation Center. [August 21,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8). 
  35. ^ Kalupahana 2015,第6頁.
  36. ^ Kalupahana 2015,第24頁.
  37. ^ 釋迦牟尼的「主觀唯物論」和創建「主觀唯物宗」的可能性. laotzutao.com. [2023-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4). 
  38. ^ 「性空」不是佛法(上). laotzutao.com. [2023-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4). 
  39. ^ 「性空」不是佛法(下). laotzutao.com. [2023-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4). 
  40. ^ 「心」極惡極毒,道家道教要用「泛神論」的「唯道唯靈,不唯心」來殺死「唯心論」的病毒. laotzutao.com. [2023-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4). 
  41. ^ 大乘佛教如脫韁野馬,外道個個爭相騎乘. laotzutao.com. [2023-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4). 
  42. ^ 「神通」是佛教的親生兒. laotzutao.com. [2023-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4). 
  43. ^ 「大乘非佛說」與「清靜經非老說」. laotzutao.com. [2023-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4). 
  44. ^ 婆羅門教的「因果輪迴」百分之百是宿命論. laotzutao.com. [2023-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4). 
  45. ^ 黃啟江. 佛教因果論的中國化. www.chibs.edu.tw. [2023-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3). 
  46. ^ The Impact of Mahayana Buddhism on Sri Lanka. Buddhistdoor Global. [2023-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4) (美国英语). 
  47. ^ 般舟三昧經》卷上:其人聞是三昧已。不樂不信。不入中。反作輕戲語。佛亦有深經乎。亦有威神乎。反形言。世間亦有比丘如阿難乎。佛言。其人從持是三昧者。所去兩兩三三。相與語云。是語是何等說乎。是何從所得是語乎。是為自合會作是語耳。是經非佛所說
  48. ^ 道行般若經》卷第六:若前從我所聞受者,今悉棄捨,是皆不可用也。若自悔過,受疾悔之。隨我言者,我日來問訊汝,不用我言者,終不復來視汝。若莫復說是事,我不復欲聞,是故說是皆非佛所說,餘外事耳。汝今更受我所語,我所說皆佛語。
  49. ^ 印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第十五章初期大乘經之集出和持宏,第二項法門傳出的實況
  50. ^ 《妙法蓮華經》〈方便品〉:「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無有餘乘,若二若三。」
  51. ^ 開創中國特色的天台宗學說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香港佛教聯合會
  52. ^ 52.0 52.1 圣严法师. 圣严法师学佛三书·正信的佛教.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ISBN 9787561340561. 
  53. ^ 世界佛教徒聯誼會,1950年成立大會

外部連結

Kembali kehalaman sebelumnya


Index: pl ar de en es fr it arz nl ja pt ceb sv uk vi war zh ru af ast az bg zh-min-nan bn be ca cs cy da et el eo eu fa gl ko hi hr id he ka la lv lt hu mk ms min no nn ce uz kk ro simple sk sl sr sh fi ta tt th tg azb tr ur zh-yue hy my ace als am an hyw ban bjn map-bms ba be-tarask bcl bpy bar bs br cv nv eml hif fo fy ga gd gu hak ha hsb io ig ilo ia ie os is jv kn ht ku ckb ky mrj lb lij li lmo mai mg ml zh-classical mr xmf mzn cdo mn nap new ne frr oc mhr or as pa pnb ps pms nds crh qu sa sah sco sq scn si sd szl su sw tl shn te bug vec vo wa wuu yi yo diq bat-smg zu lad kbd ang smn ab roa-rup frp arc gn av ay bh bi bo bxr cbk-zam co za dag ary se pdc dv dsb myv ext fur gv gag inh ki glk gan guw xal haw rw kbp pam csb kw km kv koi kg gom ks gcr lo lbe ltg lez nia ln jbo lg mt mi tw mwl mdf mnw nqo fj nah na nds-nl nrm nov om pi pag pap pfl pcd krc kaa ksh rm rue sm sat sc trv stq nso sn cu so srn kab roa-tara tet tpi to chr tum tk tyv udm ug vep fiu-vro vls wo xh zea ty ak bm ch ny ee ff got iu ik kl mad cr pih ami pwn pnt dz rmy rn sg st tn ss ti din chy ts kcg ve 
Prefix: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