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净
義淨(635年—713年),俗姓张,字文明,齐州山茌(在今山東省濟南市长清区)人,唐代高僧,知名三藏法師,佛經翻譯家。 生平義淨生于贞观八年(635年)。貞觀15年(641年),七歲時在齊州城西的土窟寺出家,親教師為善遇法師,軌範師為慧習禪師。 貞觀19年(645年),玄奘三藏自印度回到長安,轟動中國佛教界。義淨聽聞到法显、玄奘等西去天竺求法壯舉,十五岁即萌生西遊的念頭。貞觀20年(646年),其師善遇法師過世。 永徽6年(655年),義淨21歲,由慧習禪師為他授具足戒。此後五年,開始學習律藏。顯慶4年(659年),慧習禪師鼓勵義淨出外游學,義淨到達洛陽,學習《阿毗達摩論》與《攝大乘論》;之後又轉往長安,學習《俱舍論》與唯識宗諸論。他在此時,习摄论宗、唯识宗、俱舍宗各派理論,對大乘教義情有獨鍾。麟德元年(664年),玄奘在長安過世。 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年),義淨36岁,在長安與幾名僧人相約,为了求经弘法和瞻礼佛蹟,取道南海赴天竺。他回到齊州,向慧思禪師辭行後,前往南方。咸亨二年(671年)秋,他在揚州認識一名預備前往嶺南道龔州擔任郡守的官員,名叫馮孝銓,於是跟隨馮孝銓南行。在馮孝銓家族的資助下,他搭上波斯商人的貨船,自廣州前往印度。途中在室利佛逝國(位於今印尼蘇門答臘)停留六個月,學習梵語。經室利佛逝王的幫助,在咸亨四年(673年)2月8日,到達南印度。他在南印度遇見玄奘法師的弟子大乘燈,停留了一年,學習梵語,之後兩人結伴,跟隨商旅到達中印度,四處游歷。上元2年(675年),義淨到达那爛陀寺,在此停留了十年。 垂拱元年(685年),義淨帶著自己翻譯中的經典,準備由海路回到中國。他在室利佛逝停留了六年,期間回到廣州一次,但沒有久留,可能是因為當時朝廷政治狀況不明朗。永昌元年(689年),義淨與四位僧人又從廣州回到室利佛逝,一同譯經。 古代罌粟稱作「藥煙」,在印度作為醫療用途,曾海路往返印度的義淨大師,在其譯作《根本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中介紹其藥服方法與功用記載。五代十國後,罌粟藥方功能定位為調養肺胃,北宋期間《開寶本草》續載藥用含促進消化功效。 武周天授二年(691年),義淨派遣另一位中國僧人大津,帶著他譯成的幾部經論,上書長安,以探求朝廷意向。長壽二年(693年),義淨終於又回到廣州,之後北上。證聖元年(695年)夏天,義淨到達洛陽,武則天親自出城迎接,以表示對他的尊重。他最初居住在大福先寺,與實叉難陀、菩提流志等人一同翻譯《華嚴經》,至聖歷二年(699年)完成。 久視元年(700年),義淨開始獨自翻譯佛經。到長安三年(703年)為止,共譯出佛經20部115卷。義淨此時受到朝廷高度重視,經常跟隨武則天出巡。 神龍二年(706年),唐中宗命令在大薦福寺中,專門設置一所翻經院,讓義淨在此工作。義淨領導譯場工作,在譯經之餘,也努力教授學生。 太極元年(712年),義淨78歲,體力開始無法負荷工作,出現生病的跡象。先天二年(713年)正月初17,義淨在大薦福寺翻經院圓寂,終年79,僧臘59。 著作义净一生,有志求法,不惜循海路赴印,求取经律之餘,并开拓了中国与印度及南海一带的海路交通。而他的译经及著述,对后世的影响甚大。義凈一生共譯經56部230卷[1],與鳩摩羅什、真諦、玄奘并稱為中國佛教史上的四大翻譯家,義凈譯經的特點是在譯文或正文下面加寫注解,保留了許多珍貴的史料[2]。故后人往往将他与法显及玄奘二人并列,视为开拓中外交通的关键人物。
〔經藏〕
〔論藏〕
〔律藏〕
〔禪要〕
〔其他〕 注釋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