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to: share facebook share twitter share wa share telegram print page

 

東郡

東郡
別名:靈昌郡、兖州滑州
 • 行政中心濮陽縣
歷史 
• 成立
前242年
• 废除
618年
地望:河南省濮陽市
山東省聊城市一帶

東郡中國古代的。始立於秦王政時期,終於

沿革

秦漢

秦王政五年(前242年),將軍蒙驁,取二十城,初置東郡[1],後治濮陽(今河南省濮陽縣西南)。

漢高帝十一年(前196年),立皇子劉恢為梁王,廢東郡,以其領縣益梁國[2]高后八年(前180年),梁王呂產被誅,復置東郡[3]漢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置十三刺史部,東郡屬兗州刺史部。至漢成帝末,東郡領二十三縣:濮陽、畔、觀、聊城頓丘、發干、茌平、東武陽、博平、黎、清、東阿離狐臨邑、利苗、須昌、壽良、樂昌陽平白馬、南燕、廩丘[4]。轄境大致相當於今河南省濮陽市山東省聊城市一帶,郡治在濮陽,都尉治在東阿。

新朝時,改東郡為治亭。新朝滅亡後,復稱東郡

東漢前期,改南燕縣為燕縣,分臨邑縣置穀城縣。漢光武帝建武六年(30年),省併畔、黎、利苗、樂昌四縣。建武十三年(37年),徙封周承休公姬武為衛公[5],改觀縣為衛公國。約此前後,改壽良縣為壽張縣。漢明帝永平二年(59年),以須昌、壽張二縣益東平國漢章帝建初中,改清縣為樂平縣。建初四年(79年),以離狐縣益濟陰國漢和帝永元二年(90年),以茬平縣益濟北國。或此時,廩丘縣改屬濟陰郡。至此,東郡領十五縣(公國、侯國):濮陽、衛、聊城、頓丘、發干、范、東武陽、博平、樂平、東阿、臨邑、陽平、白馬、燕、穀城。[6]

漢獻帝建安十七年(212年),衛、頓丘、發干、東武陽四縣(公國)改屬魏郡[7]

魏晉南北朝

魏文帝黃初二年(221年),分魏郡、東郡置陽平郡,陽平、樂平二縣改屬陽平郡曹魏前後,濟陰郡廩丘、鄄城二縣改屬東郡,聊城、博平二縣改屬平原國,范縣改屬東平國,東阿、臨邑、穀城三縣改屬濟北國。至此,東郡領五縣(公國):濮陽、白馬、燕[8]、廩丘、鄄城[9]

晉武帝咸寧三年(277年),立皇子司馬允為濮陽王[10],改東郡為濮陽國太康十年(289年),徙封濮陽王為淮南王,復濮陽國東郡[11]司馬倫建始元年(301年),廢皇太孫司馬臧為濮陽王[12],復改東郡為濮陽國[11]

北魏太武帝天興二年(399年),攻佔後燕東燕郡(前身為西晉末分濮陽郡所置的東燕國)。不久,即改東燕郡復置東郡,治白馬縣滑臺城(今河南省滑縣東南),領東燕(舊名燕)、白馬、涼城等縣。天興四年(401年),置兗州(治滑臺城),東郡屬之。

晉安帝義熙十二年(416年),破北魏軍隊於涼城,進而克滑臺,遂取東郡[13]。至此,東郡領三縣:東燕、白馬、涼城[14]宋少帝永初三年(422年),滑臺被北魏攻克[15],東郡復入北魏,後又收復。宋文帝元嘉四年(427年),滑臺再次被北魏攻克[16],東郡遂入北魏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94年),東郡改屬司州;廢陳留郡,其部分領縣改屬東郡。北魏孝明帝孝昌二年(526年),分白馬縣置平昌縣;復置陳留郡,部分領縣還屬陳留郡。武泰元年(528年),分涼城縣置長樂縣。至此,東郡領七縣:東燕、白馬、平昌、涼城、長樂、酸棗(舊屬陳留郡)、長垣(舊屬陳留郡)。[17]

北齊文宣帝天保七年(556年),省併平昌、涼城、長樂、酸棗四縣。至此,東郡領三縣:東燕、白馬、長垣。北周北齊後,東郡改屬汴州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年),廢東郡,領縣直屬汴州[18]

隋朝

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分汴州杞州,開皇十六年(596年)改為滑州隋煬帝大業二年(606年)改為兗州。大業三年(606年),改兗州為東郡,治白馬縣滑臺城(今河南省滑縣東南),領九縣:白馬、靈昌、衛南、濮陽、封丘、匡城(舊名長垣)、胙城(舊名東燕)、韋城、離狐。[19]

永平二年(618年),取隋東郡,改為滑州[20],東郡之名不再作為行政區劃名稱。

人口

太守

註釋及徵引文獻

參考文獻

  • 譚其驤等,1974,《中國歷史地圖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
  • 周振鶴,1987,《西漢政區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
  • 李曉傑,1999,《東漢政區地理》,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1. ^ 《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第六》
  2. ^ 《漢書·卷一下·高帝紀第一下》
  3. ^ 周振鶴《西漢政區地理》
  4. ^ 4.0 4.1 《漢書·卷二十八上·地理志第八上》
  5. ^ 《後漢書·卷一下·光武帝紀第一下》
  6. ^ 李曉傑《東漢政區地理》
  7. ^ 《三國志·卷一·魏書一·武帝紀第一》
  8. ^ 《晉書·地理志》脫漏燕,參見《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等。
  9. ^ 《晉書·卷十四·志第四·地理上》
  10. ^ 《晉書·卷三·帝紀第三》
  11. ^ 11.0 11.1 《宋書·卷三十五·志第二十五》
  12. ^ 《晉書·卷四·帝紀第四》
  13. ^ 《宋書·卷二·本紀第二》
  14. ^ 《宋書·卷三十五·志第二十五》
  15. ^ 《宋書·卷四·本紀第四》
  16. ^ 16.0 16.1 《魏書·卷四上·世祖紀第四上》
  17. ^ 17.0 17.1 《魏書·卷一百六上·地形志二上第五》
  18.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十六國北朝卷》
  19. ^ 19.0 19.1 《隋書·卷三十·志第二十五》
  20.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唐代卷》
  21. ^ 《續漢書·志第二十一·郡國三》
  22. ^ 22.0 22.1 《漢書·卷十九下·百官公卿表第七下》
  23. ^ 《漢書·卷八十八·儒林傳第五十八》
  24. ^ 《漢書·卷六十六·公孫劉田王楊蔡陳鄭傳第三十六》
  25. ^ 《漢書·卷七十六·趙尹韓張兩王傳第四十六》
  26. ^ 《漢書·卷十五下·王子侯表第三下》
  27. ^ 《後漢書·卷十二·王劉張李彭盧列傳第二》
  28. ^ 《後漢書·卷二十一·任李萬邳劉耿列傳第十一》
  29. ^ 《後漢書·卷七十九下·儒林列傳第六十九下》
  30. ^ 30.0 30.1 《後漢書·卷四十五·袁張韓周列傳第三十五》
  31. ^ 《後漢書·卷二十五·卓魯魏劉列傳第十五》
  32. ^ 《後漢書·卷五十七·杜欒劉李劉謝列傳第四十七》
  33. ^ 33.0 33.1 33.2 33.3 33.4 《三國志·卷一·魏書一·武帝紀第一》
  34. ^ 《後漢書·卷七十二·董卓列傳第六十二》
  35. ^ 《三國志·卷九·魏書九·諸夏侯曹傳第九》
  36. ^ 《後漢書·卷五十八·虞傅蓋臧列傳第四十八》
  37. ^ 《後漢書·卷七十二·董卓列傳第六十二》章懷註引袁宏紀
  38. ^ 《三國志·卷二十七·魏書二十七·徐胡二王傳第二十七》裴註引別傳
  39. ^ 《三國志·卷二十三·魏書二十三·和常楊杜趙裴傳第二十三》裴註引《文章敘錄》
  40. ^ 《三國志·卷十六·魏書十六·任蘇杜鄭倉傳第十六》裴註引杜氏新書
  41. ^ 《晉書·卷三十九·列傳第九》
  42. ^ 《晉書·卷四十四·列傳第十四》
  43. ^ 《晉書·卷六十七·列傳第三十七》
  44. ^ 《宋書·卷九十五·列傳第五十五》
  45. ^ 《魏書·卷四十八·列傳第三十六》
  46. ^ 《魏書·卷四十六·列傳第三十四》
  47. ^ 《北齊書·卷二十二·列傳第十四》
  48. ^ 48.0 48.1 《魏書·卷三十九·列傳第二十七》
  49. ^ 49.0 49.1 《魏書·卷七十一·列傳第五十九》
  50. ^ 《魏書·卷七十九·列傳第六十七》
  51. ^ 《魏書·卷六十一·列傳第四十九》
  52. ^ 《魏書·卷三十二·列傳第二十》
  53. ^ 《魏書·卷三十六·列傳第二十四》
  54. ^ 《魏書·卷十六·道武七王列傳第四》
  55. ^ 《魏書·卷十·孝莊紀第十》
  56. ^ 《魏書·卷六十七·列傳第五十五》
  57. ^ 《周書·卷三十五·列傳第二十七》
  58. ^ 《北齊書·卷十九·列傳第十一》
  59. ^ 《周書·卷四十三·列傳第三十五》
  60. ^ 《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齊故儀同堯公墓誌銘
  61. ^ 《北齊書·卷二十九·列傳第二十一》
  62. ^ 《北齊書·卷四十二·列傳第三十四》
  63. ^ 63.0 63.1 《北齊書·卷四十六·列傳第三十八》
  64. ^ 《北齊書·卷四十七·列傳第三十九》
  65. ^ 《周書·卷六十·列傳第二十五》
Kembali kehalaman sebelumnya


Index: pl ar de en es fr it arz nl ja pt ceb sv uk vi war zh ru af ast az bg zh-min-nan bn be ca cs cy da et el eo eu fa gl ko hi hr id he ka la lv lt hu mk ms min no nn ce uz kk ro simple sk sl sr sh fi ta tt th tg azb tr ur zh-yue hy my ace als am an hyw ban bjn map-bms ba be-tarask bcl bpy bar bs br cv nv eml hif fo fy ga gd gu hak ha hsb io ig ilo ia ie os is jv kn ht ku ckb ky mrj lb lij li lmo mai mg ml zh-classical mr xmf mzn cdo mn nap new ne frr oc mhr or as pa pnb ps pms nds crh qu sa sah sco sq scn si sd szl su sw tl shn te bug vec vo wa wuu yi yo diq bat-smg zu lad kbd ang smn ab roa-rup frp arc gn av ay bh bi bo bxr cbk-zam co za dag ary se pdc dv dsb myv ext fur gv gag inh ki glk gan guw xal haw rw kbp pam csb kw km kv koi kg gom ks gcr lo lbe ltg lez nia ln jbo lg mt mi tw mwl mdf mnw nqo fj nah na nds-nl nrm nov om pi pag pap pfl pcd krc kaa ksh rm rue sm sat sc trv stq nso sn cu so srn kab roa-tara tet tpi to chr tum tk tyv udm ug vep fiu-vro vls wo xh zea ty ak bm ch ny ee ff got iu ik kl mad cr pih ami pwn pnt dz rmy rn sg st tn ss ti din chy ts kcg ve 
Prefix: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