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性別比性別比是指族群中雄性(男性)對雌性(女性)的比率。「第一性別比」指懷孕時的性別比;「第二性別比」指剛出生嬰兒的性別比;「第三性別比」指所有成熟個體(此指出生後至死亡)的性別比[1]。 人口學上對人類社會或國家中的男女性別比,通常是以每100位女性所對應的男性數目為計算標準。目前的人類二級性別比大約是104位男性對100位女性。而生物學上的性別比,則是以族群中雄性所佔比例來做定義。 自然比例人口學家認為新生兒正常的人口比約為104,在人口統計學上,一般正常範圍則在102至105之間。高於或低於這個數字,背後則可能隱藏了環境、社會、醫療等因素。 雖然在出生時女嬰的數量會略少於男嬰(其比例約為1:1.05),但由於女嬰較男嬰存活率爲高(男胎比女胎更容易流產或死胎,且男嬰出生後較易感染致命疾病),且女性比男性長壽,加上男性比較容易因為工作、衛生習慣、生活習慣(如:好爭執、鬥毆)等因素死亡,通常承受較大的風險,所以整體人口的性別比多在100以下,越高齡、生活環境愈好的國家,因為高齡女性人口愈來愈多,所以性別比也愈低,例如日本在2002年只有95.5。另外男嬰出生的可能性,也與母親懷孕時的生活條件相關,母體在環境艱困時會抑制男孩在子宮內存活,在環境好時則相反,這導致資源缺乏時,母親生下的男胎比平常少,其它哺乳類動物則也有相同的情況。以生物學的觀點來看,在環境艱困生下女嬰將更有利於繁殖。[2] 亞洲性別比失衡在性別取向較強烈的社會中,由於重男輕女的觀念根深蒂固,亞洲國家性別比一直以來都較西方國家為高。根据世界银行2012年估计,中国大陸的新生儿性别比为119、韓國为110、印度为108,在全世界人口超过一千万的国家里分列第一、第二。臺灣為108,新加坡为107,為第三位。但日本和香港的性別比統計分別為95(日本)和85(香港)是少數亞洲女多於男的地區,而且香港的女性人数占比持續增加。 華人人口性別比失衡並非是現代獨有的現象,根據南开大学王泉伟在《明代男女比例的统计分析——根据地方志数据的分析》一文當中的研究,明朝的性別比相當不平衡,明朝中期後,全國範圍內的性別比曾一度達到每100個女性中有150個男性的狀況,有些地區甚至出現每一百個女性中有大約300個男性的狀況;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的曹樹基也曾在《墓誌銘中所見明代人口結構》一文中提及明代性別比失衡、出現男性遠多於女性的狀況。 自1990年代以来,中国的新生儿性别比一直处于全世界最高水平[3],且远远高于其他主要国家。从2004年開始,當地政府推行「關愛女孩行動」,但影响有限。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中国新生儿性别比为118。一些地方的性别比更是极度失衡,例如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的新生儿性别比高达177。 近年,東亞國家之性別比有下降的趨勢。據2019年CIA人口統顯示中国大陸的性别比为106。臺灣為99。日本的性別比統計為94。印度則為108,與2012年相同。 各年齡層的性別比由於女性的平均壽命高於男性,因此中老年人的性別比常見女多於男的現象,但是小於或等於適婚年齡的各年齡層,其性別比才是需要關注的問題。 首先,一個看似安全的整體性別比,卻可能是由較低的中老年性別比掩蓋失衡的青年及未成年性別比;再者,因社會環境困境和危害造成女性婚姻生育意願低於男性,代表青年及未成年性別比要更低才安全;若考慮到少子化問題,則代表若新生兒性別比沒有相當低、就不能平衡過去失衡的性別比。 控制性別比的方式學者對於性別比異常有許多解釋,而一個社會中可能各種影響性別比的方式都同時存在。 胎次中國大陸目前以「二胎政策」[4]取代之前的一胎化政策,台灣雖然未限制婦女生育數目,但在經濟壓力之下,許多夫妻決定只生一胎,也成為「假性一胎化」。在華人傳統社會觀念中,是由男性繼承家族血統,故學者發現,在這種社會中,頭一胎的性別比雖然已經偏高,但是第2、3胎後,更為異常,有時候可以達到2400,明顯有人為因素介入,主要是婦女可能第一胎生女後,第二胎無法再將命運交給概率決定,只好求助生殖科技。 環境也有學者認為,環境賀爾蒙可能改變夫妻雙方的體質,所以男嬰的比率會愈來愈高。由於華人社會性別比異常的區域,也是B型肝炎盛行區域,也有學者提出假說,認為B型肝炎(乙型肝炎)可能影響性別比,但未獲進一步學術上的證實。 避免遺傳疾病有多種遺傳性疾病只影響男性或女性得病率較低(如色盲色弱);對於一些擁有先天性疾病基因的夫妻來說,最有效益避免方法是只生女嬰、不然就是使用胚胎植入前遺傳篩選(也會降低男嬰比例);這種優生學的倫理問題低於直接禁止生育,因此社會接受率較高,若遺傳檢查普及率高,則會增加女嬰比例,但目前這因素對於性別比是沒有影響的。 影響婚姻與社會安定性別比失衡之後,成為人口規畫學上很重要的問題,其中最大的衝擊就是婚姻;一些研究顯示,當大量适婚年龄的年輕男性受到婚姻挤压、無法找到另一半時,社會治安會顯著變差。 清統治時代的台灣是一個例子,由於清政府早期禁止人民全家移民來台,因此當時台灣社會明顯男多餘於女,造成了許多「羅漢腳」,增加台灣社會動亂的頻率。 各地的性別比每1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目:
世界概况本表根據 2006年美国中央情报局出版的《世界概况》 [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參見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