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
陛下是一种君主敬称。此外,英文中的「Majesty」作为陛下的等义词,是在国际外交上对君主制国家元首及其法定配偶的敬称。 詞意蔡邕编著的《獨斷》说到:「陛下者,陛階也,所由升堂也。天子必有近臣執兵陳於陛側以戒不虞。謂之陛下者,羣臣與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達尊之意也。」说明在天子寶座之下,執戟郎立在御階两侧戒备。因為天子身分尊貴,大臣直呼天子被视为是一种大不敬的行为,当大臣要向天子上奏时,必须先請御阶下的執戟郎去转告,称此为“陛下”。涵意就是指“通过御階前的近侍向天子进言,以表示尊敬。”[1] 演变西汉司马迁编著的《史记·秦始皇本纪》提到:「今陛下興義兵,誅殘賊,平定天下,海內為郡縣,法令由一統,自上古以來未嘗有,五帝所不及。」本纪中使用陛下做为秦始皇的代词,故自秦汉以後,“陛下”也就演变成对皇帝的敬称。[2][3] 后来,东汉许慎编著的《說文解字》对“陛”字做了以下的解释:「陛。升高階也。从𨸏。坒聲。」指的是天子御座下的台阶丹陛。[4] 再后来,“陛下”一词的用法也随着中原文化的向外发展而流通到日本、朝鲜、越南、琉球等週边地区。 尊称太后中国历史上也有部分皇太后被尊称陛下:西汉时期,匈奴单于冒顿曾写信向吕后求婚:「陛下独立,孤偾独居。两主不乐,无以自虞,愿以所有,易其所无」(《汉书·匈奴传》)。东晋时期,晉明帝司马绍的皇后庾文君在皇帝驾崩后被群臣奏请「临朝摄万机」,继而「公卿奏事称皇太后陛下」(《晋书·后妃传》)。北宋时期,苏轼曾向慈圣皇后撰写《上太皇太后賀正表》:「恭惟太皇太后陛下,道无能名,德博而化」(《东坡全集》)。 在各國的使用在日本,明治維新後皇室典范对「陛下」的称谓作了相关的制定,除了今上天皇以外,三宫后位(皇后、皇太后和太皇太后)也适用陛下的敬称。[5]依照《天皇退位特例法》而设立的上皇、上皇后,亦适用陛下的敬称。 朝鮮半島的高麗王朝最初尊奉外王內帝的外交策略,在國內,其君主稱為「陛下」。[6]元朝侵略高麗之後,元朝將臣下對國王的稱呼降格为「殿下」,並在之後的朝鮮王朝沿用。甲午戰爭之後,朝鮮王朝宣佈脫離清朝的冊封體制獨立,朝鮮君主的稱呼升格為「陛下」。[7]大韓帝國時期,亦使用「陛下」稱呼。 文献您可以在維基文庫中查找此百科條目的相關原始文獻:
其他文化欧洲Majesty是英语国家对君主的敬称,最初的语源来自拉丁语的Māiestās,演变成古法语的Majesté,再演变成中古英语的Maieste和Mageste,最后演变成Majesty。原先涵义是指“伟大”、“宏大”的意思。[8]与Majesty相同语源的词语还有德语的Majestät、法语的Majesté、西班牙语的Majestad、葡萄牙文的Majestade、意大利语的Maestà、荷兰语的Majesteit等。 在罗马共和国时代,Māiestās是代表国家最高权利与尊严的法律术语,是高于一切的存在狀態(Being),任何侮蔑国家最高权利与尊严的举动将会被视为犯下大不敬(Lese majesty)。而被认为是大不敬的行为包括:在公开追悼期間举行欢庆、藐视国家、对共和国的威严发表不实的言论或行动等。到了罗马帝国时代以后,不敬罪的覆盖范围也进一步地将皇帝包含在内。 在罗马帝国覆灭后,Majesty开始成为对王室最高成员的敬称,[8]当中尤其强调君权神授的说法,同时,这个称谓也是满足君主自我虚荣心的一种赞美词,尽管当时的王室最高成员是比罗马皇帝(Emperor)位低一级的国王(King)或女王(Queen),也会乐意接受“国王陛下”(His Royal Majesty)或“女王陛下”(Her Royal Majesty)的称谓。 如今,在不按照欧洲传统的君主制国家,尽管当地君主的头衔不是“国王”,英语书面也会将当地的君主称为King,同时匹配Majesty的称谓。这种惯例适用于一些非洲和亚洲君主制国家。 英国在英国,Majesty一词有几种被使用的衍生词,其用意是用以宣示英国君主的君权或者在正式的文书和场合中突显王室的权威及地位。包括:
总统陛下中華民國的陈水扁在任职总统时,曾以藏传佛教称呼尊贵者为由被称“总统陛下”,引起争议。[9]一般而言,共和制下的领导人只会称呼爲“阁下”。 Majesty的衍生词在历史和外交上,为了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歧义,Majesty又产生其它的衍生词,例如:
相关条目脚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