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岳
薛岳(1896年12月17日—1998年5月3日[1]),原名仰岳,字伯陵,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广东韶州府乐昌县客家人,為民國年間名將,在抗日战争中多次胜利,被认为是“抗战中歼灭日军最多的中国将领”,因此被日軍冠以“薛老虎”之稱[2][3]。 原名薛仰岳,因出生时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朝刚战败,其父起名“仰岳”以求能效法岳飞成为民族英雄。薛仰岳后改名薛岳,以示不仅仰慕岳飞,更将身体力行。 早年1909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2年春考入广东陆军小学,与张发奎、叶挺为同学。但薛岳未随广东陆军小学的同学升入湖北武昌的第二陆军预备学校。也未在1917年初进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六期。见1987年河北省政协文史委编辑出版的《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一书中收有民国十一年编录的《保定军校同学录》的完整资料。《张发奎口述自传》详细记载了薛岳从陆军小学到参加二次革命、1914年被广州法租界逮捕入狱、第一次出狱是1916年9月,后又再次被捕入狱,于1917年初方才重获自由,回到家乡,最后投身粤军的经历:
1918年7月,在保定军校尚未毕业,便南下广东,参加孙中山新建立的援闽粤军,任司令部上尉参谋。後曾任孙中山警卫团第一营营长。 1922年陈炯明与孙中山闹翻双方陷于战事,薛岳曾保护宋庆龄脱险。 粤军被蒋介石收编,编为北伐军第一军第3师,第3师的军官又与第1、2师混编,薛岳以收编粤军军官的身份进入蒋介石嫡系第一军。北伐初期任国民革命军第一軍第一師師長。 1927年四一二事变之前,曾建议中共中央:“把蒋介石当反革命抓起来!” 第一次國共內戰1927年蔣中正清黨,薛岳因“不反对逮捕共产党,但是反对枪杀他们”被迫离开蔣中正第一军,回到广东改投李濟深国民革命军第四軍,拉队伍任新编第二师师长。师部就设在省议会旧址上,大门是对正东较场。当时东较场是清党的刑场,天天都闻到杀人的枪声,有时还是连珠般地响个不停[4]。副师长邓龙光。参谋长罗梓材,参谋处长孟敏,副官处长吴飞,经理处长黄国维,军医处长冯某,政治部主任戴振魂/凌仲冕(代理)。 不到一个月新二师开韶关整理训练。 张发奎回粤后,薛带新编二师加入张发奎系统。第四军内部发生纷争赶走军长缪培南,迎回张发奎任军长,薛岳又顶上去做张发奎的副手。1927年11月17日凌晨爆发广州张黄事变。广州起义发生后,粤军第四军的主力在东江一时回不来,只好把西江方向的薛岳师调入城,彻底镇压了广州城内的共产党。1927年下半年这一系列事件导致粤军第四军损失惨重。张发奎系粤军追随汪精卫改组派的政治策略,1928年接受蔣中正改编参加二期北伐;1930年中原大战时,张发奎系粤军第四军倒向桂系李宗仁、白崇禧一起反蒋。粤(张发奎)桂联军进入衡阳的时候,粤军的蒋光鼐、蔡廷锴部尾随而至,断了张发奎后路。随之衡阳决战,结果张、桂联军惨败。张发奎下手,第四军被迫归顺蔣中正,实行中央化,薛岳当上了第四军军长,薛岳率领粤军第四军弃桂投蒋,背景是当时汪蒋合流。 此后在中央军系统中,由于陈诚也有粤军第一师经历,志在接班的陈诚广纳班底,把浙军系统和粤一师邓演达系的干部都被纳入陈诚的小团体。薛岳得到陈诚的信任、推荐,在国共战争期为蔣中正重用负责追剿中国工农红军,曾经多次重创红军。中央红军长征,率领国民党中央军8个师穷追不舍,有「紅軍一路跑,薛岳一路追」之說,被當時紅軍視為「長征頭號敵人」。红军入湘后,蔣中正任命何键为追剿军总司令,薛岳为前敌总指挥、第二路司令,辖第59、90、92、93师。1934年11月「湘江戰役」,薛部追上紅軍大戰六天,紅軍自原先8萬6千兵力剩下殘軍3萬潰敗於薛岳。1935年1月25日,蔣中正任命薛岳为贵阳绥靖主任,掌握了贵阳与省政。1935年2月2日,成立湘鄂川黔边区剿匪军第二路军,总司令龙云,共十二个师、四个旅,薛岳为前敌总指挥,对长征路过云南的红军第一方面军主力进行防堵追剿,该路军下辖:
抗日戰爭1937年6月2日,貴州省政府代主席薛岳宣誓就職[5]:5437。抗日战争期间,参加淞沪会战,指挥了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四次长沙会战等会战,指揮的前五場會戰每戰都造成日軍逾萬人傷亡;分別任第一戰區第一兵團司令,第九戰區第一兵團司令,第九戰區副总司令。1944年3月5日,湖南省政府主席、第九戰區代司令長官薛岳在國民政府行政院會議發言中指出:「湖南省戰時對國家貢獻居全國之冠!」與會者全體起立鼓掌[6]。薛岳曾经指挥万家岭战役等多次战役,並且在第三次長沙戰役以其著名的“天爐戰法”消灭了大量日军,但該戰術在第4次会战遭到橫山勇利用兵力優勢破解。1945年6月26日,國民政府任命吳奇偉為湖南省政府主席,原任薛岳免職[5]:7746。 1946年10月10日,荣膺美国总统杜鲁门所授總統自由勳章(Medal of Freedom)。[7] 第二次國共內戰抗日战争结束后,薛岳指挥国军百万野战部队大舉进攻华东解放区。1947年1月10日,國軍佔領蘇北沭陽,蔣指示徐州綏靖公署主任薛岳,繼續進擊,求於10日內結束蘇北軍事[5]:8263。 1947年1月鲁南战役失败,薛岳损失了蔣中正最重视的机械化部队第一快速纵队,薛岳失去军事指挥权。参谋总长陈诚接任华东国军指挥权,部署筹划了莱芜战役,損失李仙洲部队6万余人。薛岳被当作替罪羊,1947年3月3日蔣中正以“指挥无力,名声低落”的罪名撤了薛岳的职。1947年5月10日,國民政府特任薛岳為國民政府參軍長,原委商震應免本職[5]:8351。1948年5月,轉任总统府参军长。 1949年初,全家族从上海乘专列撤回广东乐昌老家。1949年1月21日,代总统李宗仁任命薛岳為广东省政府主席兼广东省保安司令[8]:239。2月2日,廣東省政府主席薛岳對美聯社記者聲稱,建立粵、桂、閩、湘四省聯盟[5]:8801。2月4日,薛岳於廣州宣布施政三大原則:一、政治自由;二、經濟民主;三、軍事自衛[5]:8803。中國共產黨占领大陆后,撤退至海南岛。1949年10月解放军发动广东战役。 1949年12月28日,特派薛岳為海南特區行政长官公署副長官[9]、海南防卫总司令官。薛岳把原来广东省的6个保安师运到海南,编成了第四军、第六十三军和第六十四军,每军各2个师,又利用军舰和飞机在海南构筑了一道“伯陵防线”,嘗試將海南建设为反共基地後圖“反攻大陆”。1950年4月中共進攻海南,國軍戰敗後薛岳撤出海南並赴台。 赴台晚年抵台后獲升任一級上將,曾任總統府戰略顧問、行政院政務委員,1966年出任光復大陸設計委員會主任委員,1991年因光復會裁撤而自然卸任,擔任此職長達25年。 退休後隱居於台灣嘉義縣竹崎鄉一座農村大宅,薛岳命名其為忠恕邨,生活深居簡出。 1988年1月13日蔣經國去世,薛岳被李登輝任命為二十一名治喪大員之一,1月30日蔣經國大殮時,薛岳為遺體覆蓋黨旗的八名元老之一。 1998年5月3日逝世,享壽101歲。李登輝令褒揚,全文如下:
著作《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中国文史出版社 2015-05
評價1994年在大陆出版的张洪涛《燃烧的太阳》,对薛岳的抗日辉煌战绩给与高度评价。2005年5月再版书名改为《国殇——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纪实》。
参考文献
外部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