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华人
澳大利亞華人(亦稱為澳籍華人、澳洲華裔、華裔澳大利亞人,英語:Chinese Australian)是指具有華人血統的澳大利亞公民,包括來自於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台湾、新加坡及馬來西亞等地的第一代華人移民群體以及其後代。華裔族群為人數較多的少數民族之一,佔澳大利亞總人口中約5.5%。大多數澳大利亚華人居住在澳洲東岸的大都市,包括悉尼和墨爾本。 歷史華人移民澳大利亚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10年代,有東方紳士之稱的廣州人麥世英被認為是第一個到達悉尼定居的華人[4]。而後澳大利亚東海岸的新南威爾斯州和維多利亞州分別發現大量金礦,尤其是維多利亞州,掀起一股巨大的淘金熱潮,有“新金山”之稱的墨爾本引來大批中國礦工。截止到1857年,全澳有大約四萬名華人礦工。而伴隨著他們的後裔以及家屬的移民,澳大利亚境內的華人人數在二十世紀之前節節攀升。 白澳政策刚建立起的以白人为主的自治政府持排华态度,陆续制定出一系列限制中国人移民的法案。到1888年,所有澳大利亚殖民地不再接受中国移民。第一任总理埃德蒙·巴顿宣称“人类平等的原则只适用于英国人之间,英国人跟中国人之间则不遵循这条原则。”這種狀況直接導致了1901年澳大利亚政府開始的白澳政策,這項政策被政府性為舉國政策,包括華裔在內的多個亞裔有色人種的少數族裔開始被官方以及政府排斥,使在澳華人在官方廢除白澳政策以前人數銳減,亦造成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的一個長時間的空白期。 北美以及歐洲的白人在當時对中国移民的敌视可从“黄祸”一詞中反映出,而这种态度在澳大利亚尤為顯著。1901年時的澳大利亚人口只有370万人,與東亞諸國相差甚遠,所以在北美以及澳大利亚有部份人士担心中国移民的湧入会“吞没”欧裔澳人。联邦政府担心越來越难以控制的亞洲移民潮流会大幅度降低白人的薪資水準,这种情绪在亨利·劳森(澳大利亚著名詩人)1906年写的一首诗“to be amused”中反映。 1901年,新的联邦政府所进行的第一项立法举措,就是通过了這項臭名昭著的移民限制法,在此之前在英國,加拿大以及美國已經存在類似的法律。 白澳政策的真正有效废除通常被认为在1973年,当惠特兰的工党在移民法中增加了一系列阻止强化种族观点的修正案后。这些修正案确保了所有移民无论出生都有权在居住三年之后获取公民权,并认可所有关于移民与种族的国际协定。1975年的种族歧视法案则使得官方制定的带有种族色彩的规则为非法。 1970年代,在愛德華·高夫·惠特蘭和馬爾科姆·弗雷澤兩屆政府对移民法的不斷修正下才最终将按出生国家选择移民的政策完全废除。 劃分澳籍華人是指任何一個具有華人血統而已經歸化成為澳洲公民的華人或是華裔;這其中不包括在澳臨時工作的人士或是留學生。擁有澳洲永久居民簽證的非澳洲公民亦不屬於澳籍華人,只能算作華僑。
地位自1970年代開始;澳大利亚政府廢除白澳政策后,華人的地位在澳大利亚社會中佔據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這其中不止體現在華人擁有傳統優勢的商業領域和學術領域,在政治領域亦是如此。而澳大利亚社會中的其他族裔亦在近四十年里對華人的貢獻具有充分的認同,華人的知識份子在醫學,經濟學,物理學等尖端學科中為國家做出了卓越的貢獻;2000年代開始后,以黃英賢和蘇震西為代表的華人政客開始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黃英賢曾任澳大利亚參議院的參議員,工黨領袖吉拉德內閣的財務部長(協助財政部長的部長之一),她是澳大利亚政治史中第一位亞裔女性參議員以及第一位亞裔財務部長。蘇震西為墨爾本市的第一位華裔市長,在任期間施政卓越獲得墨城市民的廣泛認可,并被評選為世界最佳市長。 人口和語言
澳洲早期華人移民多數是廣府人和客家人,華埠所使用的語言亦多數為粵語。1970年代澳大利亞政府推行多元文化主義政策,香港與東南亞(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越南、柬埔寨等)通行粤语的華人移民澳洲,華埠所使用的語言亦多數為粵語。1980年代后,隨著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越來越多的中國內地移民湧入澳洲,加之自1970年代后悉尼和墨爾本等東岸大城形成眾多的臺裔社區,官话(華語)逐漸成為英語以外的使用語言。2001年人口普查中,澳洲華人中只有不到40%出生於中國大陸、香港或臺灣; 26%出生在澳大利亞,其他出生地有馬來西亞(10%)和越南(8%)。根據2011年人口普查,官话和粵語為華人常講的兩種語言,其他使用語言包括閩南語和客家話。 與其他西方國家的華埠一樣,隨著越來越多的華人社區的形成,澳洲的大城市雪梨和墨爾本的華埠亦自2000年代後開始衰落。但一些主流的華人組織以及老字號商鋪依舊設立在華埠;華埠在某種程度上依舊代表華裔種族在充滿多元文化的國際都會地位。
宗教
華人廟宇知名人士政治
商業
科文
演艺
體育
参考文献
参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