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渠鄭國渠是中国战国时期水利学家郑国,于秦王政元年(前246年)为秦国所筑的河渠。河渠長三百里,位於今日陝西省涇陽縣上然村涇出口一帶。為紀念韓國工程師鄭國而得名。 建造經過鄭國渠由韓國水工郑国主持修建。郑国原本是西去秦国的細作,劝说秦王政兴修水利工程,企图使秦国把經費與人力放在国内,无暇部署东征。後來秦王政發覺鄭國的陰謀,怒欲殺之,鄭卻說:「臣起初確實是來當間諜的,但是渠道修建完成也對秦國有利;臣幫助韓國延長短短幾年的國祚,卻可以為秦國創建萬世的大功」[1]。秦王政甚以為然,工程得以繼續進行,於公元前246年開始使用[2]。 流域鄭國渠在涇河從北方山谷流入關中平原處,把部份河水引入主渠;主渠起初與涇河平行而相近,進入關中平原時分開;渠道灌溉系統分為幾支,水流通過叫「斗」的出水閘門分別進入溝渠,流向農田。[3]郑国渠完工後灌渠全長三百里,以谷口為起點,把涇水引入櫟陽的渭水。 鄭國渠的经行地区,郦道元在《水经注·沮水》中记称:“渠首上承泾水于中山西邸瓠口,……渠渎东径宜秋城北,又东径中山南,……又东径舍车宫南绝冶谷水。郑渠故渎又东径嶻嶭山南、池阳县故城北,又东绝清水,又东径北原下,浊水注焉,自浊水以上,今无人。……又东历原径曲梁城北,又东径太上陵南原下,北屈径原东,与沮水合。……沮循郑渠,东径当道城南,……又东径莲芍县故城北,……又东径粟邑县故城北,……其水又东北流,注于洛水也。” 作用鄭國渠的作用維持了幾十年,[3]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政治效益,可澆灌關中農田4萬餘頃,約相當於現今7.4-24萬公頃,收皆畝一鍾。[4]於是關中為沃野,無凶年,農業大盛,無水災、旱災。秦以富疆,卒之吞併諸侯[5]。 後繼者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又穿鑿六輔渠,太始二年因應趙國中大夫白公之請,於鄭國渠之南,穿渠引涇水,名白渠,統稱鄭白渠。時民有歌曰:「田於何所?池陽谷口。鄭國在前,白渠在後。舉鍤為雲,決渠如雨。涇水一石,其泥六斗。且溉且糞,長我禾忝。衣食京師,億萬之口。」 參見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