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to: share facebook share twitter share wa share telegram print page

 

许国 (明朝)

許國
清乾隆修《安徽歙縣許氏宗譜》之許國像
清乾隆修《安徽歙縣許氏宗譜》之許國像
大明光祿大夫柱國少傅兼太子太師
吏部尚書建極殿大學士
籍貫直隸徽州府歙縣
族裔漢族
字號字維楨,號穎陽
諡號文穆
出生嘉靖六年(1527年)六月初六日
直隸歙縣
逝世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十月
直隸歙縣
配偶配汪氏,累封贈一品夫人
親屬(子)立德、立功(中书舍人)、立言、立禮(中书舍人)
(孫)志文、志高、志吉(中书舍人)、志言(中书舍人)、志才
出身
  • 嘉靖四十年辛酉科應天鄉試第一名舉人
  • 嘉靖四十四年乙丑科同進士出身

许国(1527年—1596年),維楨,號穎陽直隶徽州府歙县(今安徽省歙縣)人。明代政治人物,嘉靖辛酉解元,乙丑進士。萬曆間累官至吏部尚書建極殿大學士

生平

嘉靖六年(1527年)六月六日,許國出生在歙縣東門外。父亲許鈇曾赴苏州经商失败。许国是家中次子,早年一边经商一边求学。18岁考中秀才,在灵金山石山精舍开馆为生。此后六赴应天府乡试,前五次均未考中,而家产已经变卖一空,无奈在太平桥练江自杀,幸被休宁县木商程爵救起,并资助他再考,最终在嘉靖四十年(1561年)考中辛酉科举人第一名(解元)。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39岁的许国第二次进京参加会试,考中会试第七名、进士三甲第一百零七名,改翰林院庶吉士[1]

隆慶改元,授翰林院檢討,奉詔賜一品服,出使朝鮮,饋遺一無所受。朝鮮人對其清德很是嘉賞,以致後來的國君宣祖還特意向官員黃廷彧詢問了許國的情況,只因「許國、魏時亮, 曾以華使來此, 故問之。 蓋慕其賢也。」。隆慶六年(1572年)升翰林院编修。

神宗即位,官右贊善兼检讨。万历四年八月主持顺天府乡试,升司經局洗馬兼修撰,六年升南京国子监祭酒,八年升太常寺卿管国子监祭酒事,不久升詹事府詹事兼侍读学士,九年歷升禮部右侍郎左侍郎,十年改吏部左侍郎,掌詹事府萬曆十一年(1583年)四月,以禮部尚書東閣大學士參與機務,九月加太子太保兼文渊阁大学士。十二年(1584年),许国因运筹平定云南有功,晋升少保,授武英殿大学士。十五年二月兼吏部尚書、建極殿大学士,本月准辞吏部尚書,十七年八月以六年考满,兼太子太师、吏部尚書,餘官照舊,廕一子中书舍人,萬曆十九年(1591年)九月,因國本之爭中力爭冊立去職。逝世后追赠太保文穆。《明史》有傳。[2]

著作

有《許國文集》六卷、《朝鮮日記》二卷。

家族

曾祖許鑑,贈少傅兼太子太傅禮部尚書建極殿大學士。祖許汝賢,累贈少傅兼太子太傅禮部尚書建極殿大學士。父許鈇,累贈少傅兼太子太傅禮部尚書建極殿大學士。母汪氏,累贈一品夫人。兄許沂。

許國石坊

許國石坊

許國生前獲准在家乡徽州府城营建记载功绩的许国石坊,四面八柱,坊上镌有“恩荣”、“先学后臣”、“上台元老”、“大学士”等字样,以及许多富于寓意的雕刻。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参考文献

  1. ^ 《嘉靖四十四年乙丑科進士履历便览》:许国,潁陽,诗一房,丁亥六月初六日生。永感,歙县人,乡试一名,会试七名,三甲一百八名。改翰林院庶吉士,丁卯三月授本院检讨,壬申八月升编修,癸酉六月升右春坊右赞善兼检讨,丙子八月主考乡试顺天,十二月升司經局洗馬兼修撰,戊寅二月升南国子监祭酒,庚辰三月升太常寺卿管国子监祭酒事,四月升詹事府詹事兼侍读学士,掌府事,九月協管府事。辛巳三月升礼部右侍郎兼官照舊,十月升本部左侍郎兼侍读学士,壬午六月升吏部左侍郎掌詹事府事、兼官照舊,癸未四月升礼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九月加太子太保兼文渊阁大学士,甲申九月加少保兼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丙戌八月三年考满,加少傅兼太子太傅,丁亥二月兼吏部尚書建極殿大学士,本月准辞吏部尚書,己丑八月六年考满,兼太子太师吏部尚書,餘官照舊,廕一子中书舍人,辛卯九月馳驿回籍,病痊起用,丙申十月卒,丁酉贈太保。曾祖鑑,贈少保兼太子太保礼部尚書武英殿大学士。祖汝賢,累贈少保兼太子太保礼部尚書武英殿大学士。父鈇,贈翰林院检讨累加少保兼太子太保礼部尚書武英殿大学士。
  2. ^ 《明史·卷二百一十九》:許國,維楨,歙縣人。舉鄉試第一,登嘉靖四十四年進士。改庶吉士,授檢討神宗太子出閣,兼校書。及即位,進右贊善,充日講官。歷禮部右侍郎,改吏部,掌詹事府。十一年四月,以禮部尚書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國與首輔申時行善。以丁此呂事與言者相攻,語侵吳中行趙用賢,由是物議沸然。已而御史陳性學復摭前事劾國,時行右國,請薄罰性學。國再疏求去,力攻言者。帝命鴻臚宣諭,始起視事。南京給事中伍可受復劾國,帝為謫可受官。國復三疏乞休,語憤激,帝不允。性學旋出為廣東僉事。先是,帝考卜壽宮,加國太子太保,改文淵閣,以雲南功進太子太傅。國以父母未葬,乞歸襄事。帝不允,命其子代。御史馬象乾以劾中官張鯨獲罪,國懇救。帝為霽威受之。十七年,進士薛敷教吳時來,南京御史王麟趾黃仁榮疏論台規,辭皆侵國。國憤,連疏力詆,並及主事饒伸。伸方攻大學士王錫爵,公議益不直國。國性木強,遇事輒發。數與言者為難,無大臣度,以故士論不附。明年秋,火落赤臨洮鞏昌,西陲震動,帝召對輔臣暖閣。時行言款貢足恃,國謂渝盟犯順,桀驁已極,宜一大創之,不可復羈縻。帝心然國言,而時行為政,不能奪。無何,給事中任讓論國庸鄙。國疏辨,帝奪讓俸。國、時行初無嫌,而時行適為國門生萬國欽所論,讓則時行門生也,故為其師報復云。福建守臣日本琉球入寇,國因言:「今四裔交犯,而中外小臣爭務攻擊,致大臣紛紛求去,誰復為國家任事者?請申諭諸臣,各修職業,毋恣胸臆。」帝遂下詔嚴禁。國始終忿疾言者如此。 廷臣爭請冊立,得旨二十年春舉行。十九年秋,工部郎張有德以儀注請,帝怒奪俸。時行適在告,國與王有屏慮事中變,欲因而就之,引前旨力請。帝果不悅,責大臣不當與小臣比。國不自安,遂求去。疏五上,乃賜敕馳傳歸。逾一日,時行亦罷,而冊立竟停。人謂時行以論劾去,國以爭執去,為二相優劣焉。國在閣九年,謙慎自守,故累遭攻擊,不能被以污名。卒,贈太保文穆。
  • 汪修煦:许国大学士,黄山书社
  • 《明史》卷二一九《许国传》,中华书局
  • 郑刚:《许国与“石山精舍”》,徽州区文史资料第四辑

相關條目

Kembali kehalaman sebelumnya


Index: pl ar de en es fr it arz nl ja pt ceb sv uk vi war zh ru af ast az bg zh-min-nan bn be ca cs cy da et el eo eu fa gl ko hi hr id he ka la lv lt hu mk ms min no nn ce uz kk ro simple sk sl sr sh fi ta tt th tg azb tr ur zh-yue hy my ace als am an hyw ban bjn map-bms ba be-tarask bcl bpy bar bs br cv nv eml hif fo fy ga gd gu hak ha hsb io ig ilo ia ie os is jv kn ht ku ckb ky mrj lb lij li lmo mai mg ml zh-classical mr xmf mzn cdo mn nap new ne frr oc mhr or as pa pnb ps pms nds crh qu sa sah sco sq scn si sd szl su sw tl shn te bug vec vo wa wuu yi yo diq bat-smg zu lad kbd ang smn ab roa-rup frp arc gn av ay bh bi bo bxr cbk-zam co za dag ary se pdc dv dsb myv ext fur gv gag inh ki glk gan guw xal haw rw kbp pam csb kw km kv koi kg gom ks gcr lo lbe ltg lez nia ln jbo lg mt mi tw mwl mdf mnw nqo fj nah na nds-nl nrm nov om pi pag pap pfl pcd krc kaa ksh rm rue sm sat sc trv stq nso sn cu so srn kab roa-tara tet tpi to chr tum tk tyv udm ug vep fiu-vro vls wo xh zea ty ak bm ch ny ee ff got iu ik kl mad cr pih ami pwn pnt dz rmy rn sg st tn ss ti din chy ts kcg ve 
Prefix: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