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to: share facebook share twitter share wa share telegram print page

 

莊東

澎湖才子
莊東
後排右一即為莊東(1969年攝)
廷貴
岸舟、椰齋
出生1903年9月24日(明治36年)
日治臺灣澎湖廳東西澳媽宮社(文澳)
逝世1984年6月20日(1984歲—06—20)(80歲)
 中華民國臺灣省澎湖縣馬公市
国籍 大日本帝国(1903-1945)
 中華民國(1945-1984)
语言臺語日語國語
教育程度臺南師範學校(舊制本科)
职业學校教師、政治人物
政党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汉语名称
繁体字 莊東
简化字 庄东
汉语拼音 Zhuāng dōng
閩南語白話字 Tsng Tang

莊東闽南语Tsng Tang,1903年9月24日—1984年6月20日)[1],幼名文東,字廷貴,號岸舟,七十歲後自號椰齋,台灣澎湖廳馬公街人(今澎湖縣馬公市),學校教師與校長,後轉政途,成為二戰後馬公政壇「南派」代表人物[2],當選澎湖縣議會第2、3、5屆議員,且為第3屆議會議長,1963年經補選復出任第5屆議長,莊東因詩文、書法、繪畫、攝影和音樂都有所涉獵,乃有澎湖才子之譽。[3]

生平

莊東出生於台灣日治時期明治36年(1903年),澎湖廳東西澳媽宮社文澳(今馬公市東文里、西文里[4])人。六歲進入私塾學習過漢學,名東和表字廷貴皆為當時私塾老師所取,後因築舍於馬公港旁居住多餘年,自號岸舟。七十歲時則因居屋處的庭院種植棵椰子樹,另起字號椰齋。[1]

大正元年(1912年),莊東進入媽宮公學校(今馬公國民小學),後赴台南師範學校(舊制本科)就讀,在大正12年(1923年)畢業,為該校第二屆畢業生。莊東畢業後赴馬公第一公學校之石泉分教場(今石泉國民小學)任教,之後又陸續調派至望安、馬公各地學校服務。[3]任職教職期間,因本身對體育便有興趣,也曾出任澎湖縣體育會理事長一職。[1]

1945年,日本帝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投降並撤出台灣,國民政府接收台灣,澎湖縣政府相應在1946年(民國35年)成立,傅緯武奉命成為首任官派的澎湖縣長[5][6],莊東被委任為秘書室科員兼事務股長,同時出任傅緯武的翻譯人員,該年五月改調縣政府教育科的督學。民國37年(1948年)一月,以督學身份同時兼任馬公國民學校校長一職、五月才轉任專職校長。時任教育部長朱家驊曾經邀請全台灣省教育人員含莊東在內,赴往中國大陸考察一個月。[3]

莊東在民國42年(1953年)當選澎湖縣議會第二屆議員,自此踏入政途,爾後復當選第三屆議長以及第五屆議員。[7]在第五屆議員任期期間,由於該屆議長鄭大洽在民國52年(1963年)當選臺灣省議員,當時議長任期尚未結束,經補選後由莊東遞補議長一職 。[8][6]在從政期間,莊東也在民國46年至53年(1957-1964年)受命擔任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的澎湖縣團務主任委員。[3]

民國55年(1966年)2月,莊東承救國團總部安排,被臺灣省政府聘任為省文獻會的專任委員,3月率全家遷居臺北,民國58年(1969年)元月退休,翌年返回澎湖居住,並出任澎湖縣文獻委員。[3]莊東在退休之後,依然熱衷推廣文教,不遺餘力。民國73年(1984年)6月20日,莊東逝世,享壽82歲。[1]

藝文成就

莊東人稱「澎湖才子」,詩詞歌賦寄託遠深,便自民國48年至55年(1959年-1970年)間擔綱澎湖詩文社團「西瀛吟社」的社長。其他舉凡如書法、繪畫、攝影、音樂、金石、印章雕刻皆有涉獵,興趣十分廣泛,可謂才華洋溢。書法除了自幼於私塾中描紅奠定良好基礎,五十歲之後開始鑽研鐘鼎文甲骨文等筆法,並蘊含草書神韻,舉辦三次個展(其楹聯銘誅作品仍可見於今馬公市朝陽里澎湖武聖廟之中)。莊東又研習西方水彩畫,曾拜藍蔭鼎為師,在1945年之後精進油畫功力,其《莊東書畫遺作專輯》當中,大舉收錄莊東依據童年記憶,以油畫筆法繪出媽宮城尚未拆除時的馬公市街景致,價值非凡。[3][9]

莊東也學習過鋼琴、提琴等樂器,馬公國小在民國41年(1952年)間的校歌,為其親自譜寫的曲目。著作方面則有《澎湖縣誌.文化志》、《中華文化復興與書法教育》、《莊東書法專輯》、《莊東書畫遺作專輯》,另外還有與顏其碩合纂的《澎湖縣誌.人物志》等作品。[3]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1.3 鄭, 紹裘. 《懷古敘舊話澎湖》. 澎湖縣: 澎湖縣立文化中心. 1997: 199–200. ISBN 9570088117 (中文(臺灣)). 
  2. ^ 蔡, 明惠. 〈戰後澎湖地方派系興衰之研究〉 (PDF). 選舉研究. 1994 (中文(臺灣)). [失效連結]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莊東〉. 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2005 [2020-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6) (中文(臺灣)). 
  4. ^ 顏, 尚文. 《續修澎湖縣志.卷二.地理志》. 澎湖縣: 澎湖縣政府. 2005. ISBN 9860015104 (中文(臺灣)). 
  5. ^ 〈傅緯武〉. 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2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05) (中文(臺灣)). 
  6. ^ 6.0 6.1 顏, 尚文. 《續修澎湖縣志.卷四.政事志》. 澎湖縣: 澎湖縣政府. 2005: 73–75. ISBN 9860015112 (中文(臺灣)). 
  7. ^ 陳, 文豪. 《澎湖縣議會會史》. 澎湖縣: 臺灣省澎湖縣議會. 2003 (中文(臺灣)). 
  8. ^ 許, 雪姬. 《續修澎湖縣志.人物志》. 澎湖縣: 澎湖縣政府. 2005: 118–120. ISBN 986001521X (中文(臺灣)). 
  9. ^ 莊, 東. 《莊東書畫遺作專輯》. 澎湖縣: 澎湖縣立文化中心. 1990 (中文(臺灣)). 
Kembali kehalaman sebelumnya


Index: pl ar de en es fr it arz nl ja pt ceb sv uk vi war zh ru af ast az bg zh-min-nan bn be ca cs cy da et el eo eu fa gl ko hi hr id he ka la lv lt hu mk ms min no nn ce uz kk ro simple sk sl sr sh fi ta tt th tg azb tr ur zh-yue hy my ace als am an hyw ban bjn map-bms ba be-tarask bcl bpy bar bs br cv nv eml hif fo fy ga gd gu hak ha hsb io ig ilo ia ie os is jv kn ht ku ckb ky mrj lb lij li lmo mai mg ml zh-classical mr xmf mzn cdo mn nap new ne frr oc mhr or as pa pnb ps pms nds crh qu sa sah sco sq scn si sd szl su sw tl shn te bug vec vo wa wuu yi yo diq bat-smg zu lad kbd ang smn ab roa-rup frp arc gn av ay bh bi bo bxr cbk-zam co za dag ary se pdc dv dsb myv ext fur gv gag inh ki glk gan guw xal haw rw kbp pam csb kw km kv koi kg gom ks gcr lo lbe ltg lez nia ln jbo lg mt mi tw mwl mdf mnw nqo fj nah na nds-nl nrm nov om pi pag pap pfl pcd krc kaa ksh rm rue sm sat sc trv stq nso sn cu so srn kab roa-tara tet tpi to chr tum tk tyv udm ug vep fiu-vro vls wo xh zea ty ak bm ch ny ee ff got iu ik kl mad cr pih ami pwn pnt dz rmy rn sg st tn ss ti din chy ts kcg ve 
Prefix: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