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to: share facebook share twitter share wa share telegram print page

 

第1號交響曲 (貝多芬)

第1號交響曲
貝多芬作品
調性C大調
作品号21
创作1800年,​224年前​(1800
献给戈特弗雷德·范·斯維頓英语Gottfried van Swieten
演出1800年4月2日,於維也納
出版
  • 分譜:1801年,霍夫邁斯特與庫涅
  • 總譜:1820年,西姆羅克
樂章4

C大調第1號交響曲路德維希·范·貝多芬的第21號作品,也是他的首部交響曲。創作于1799年至1800年間,共四乐章,雖多有不合常規之處,但仍是古典樂派風格,類似於海頓莫札特等的作品。不過,第三樂章已有了貝多芬詼諧曲的氣質,為日後貝多芬特有風格的形成奠下了基礎。

背景

創作歷程

1803年的貝多芬肖像

到1790年代之前,貝多芬已經嘗試了幾乎所有主要器樂形式,除了交響曲弦樂四重奏,可能是因爲其老師海頓在此二者領域做出了最突出的貢獻(交響曲作品數逾百,弦樂四重奏也有逾70首之多)。貝多芬在這世紀末的幾年内,方開始創作交響曲。對終曲的構思早在1795年就已有草稿作爲證據,此時貝多芬追隨阿布雷希茨貝格學習對位法[1],正式創作則開始于1799年,1800年完成[2]

首演

1800年4月2日:維也納[3]

當天曲目除了該作品(“貝多芬為整個管弦樂隊新作之大交響曲”)之外,還有海頓的《創世紀》的選曲,以及貝多芬自己的一部鋼琴協奏曲和七重奏作品。聽衆和評論家雖然對其中的一些不合常規之處稍有微辭,但總之還是稱之爲一部“具有原創性的傑作”。同年12月15日,以及翌年1月15日又各演出一次[3]

出版

該作品題獻給戈特弗雷德·范·斯維頓英语Gottfried van Swieten男爵,貝多芬早期的贊助人,也是皇家圖書館的管理人員,海頓莫札特的好友。分譜于1801年在萊比錫出版(霍夫邁斯特與庫涅Hoffmeister-Kuhnel),總譜則遲至1820年始告付梓(西姆羅克[3]

分析

配器

根據1801年霍-庫首版分譜標題,本曲「為2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2隻長笛、2隻雙簧管、2隻法國號、2隻單簧管、2隻小號及定音鼓的大交響曲。」[4]

依照工具書《管弦樂作品手冊》指示,上述之配器可簡記為"2 2 2 2—2 2 0 0—tmp—str"[5]

結構

該作品採四樂章體:

  1. 甚柔板—有活力的快板(Adagio molto/Allegro con brio),C大調,4/4
    2/2
    拍,小節數298
  2. 如歌而生動的行板(Andante cantabile con moto),F大調,3/8
    拍,小節數195
  3. 小步舞曲:活潑的甚快板(Menuetto: Allegro molto e vivace),C大調,3/4
    拍,小節數137
  4. 柔板—活潑的甚快板(Adagio/Allegro molto e vivace),C大調,2/4
    拍,小節數304

全曲演奏時長約30分鐘。

第一樂章

奏鳴曲式。樂曲從「錯誤的」調性開頭:一個和緩的F大調屬七度和弦,並轉到F音。然後才進入歡快的快板部分。當時的評論家[谁?]認爲這樣的開頭不符合規矩,很不妥當,不過至少在篇幅上看來,貝多芬的導奏其實相當程度繼承了海頓的寫法[6]。快板第一主題與莫札特《朱庇特》首樂章的主題有相似之處[為何?],明朗有力,在長笛的連接下多次模進,最後回歸主調。第二主題旋律性較強,伴奏則多斷音。呈示部重復后,展開部(m. 110f.)以主題的重現開始,加入了特強和樂隊齊奏的部分。木管樂器的模進引入了再現部(m. 178f.),第一主題強烈地重現。在一個漸強過後,第二主題出現。樂章結束處,貝多芬同時使用了第一主題和引子中的七度,並最終得到解決。該樂章,其弦樂和木管的對話,其力量充沛的尾聲,都是典型的古典樂派風格[原創研究?]

第二樂章

奏鳴曲式[7]。雖是行板速度,但演奏的相當快,跟一般大眾所知道的行板非常不一樣。起頭第二小提琴演奏出一個優雅的主題,並由其它樂器重演,包括中提琴和大提琴的卡農段;第二主題則較爲輕盈。呈示部小結尾(第53小節起)使用的配器法十分特別,小提琴和長笛演奏三連音,並有不合拍的和弦伴奏,但背景有持續的鼓點。值得注意的是,定音鼓反覆擊出的節奏,與小提琴、長笛等有著持續且細微的差異[註 1]

第三樂章

第三樂章不僅速度快,也有充滿能量和簡潔有力的節奏感,與傳統的小步舞曲大不相同。貝多芬的前輩海頓莫札特都已經將小步舞曲模式發展到了極致,貝多芬則加以創新[註 2]。雖然有較爲保守的D調樂段和三聲中部,該樂章的模進、幽默感和齊奏的力度都超乎了宮廷小步舞曲,而有了之後諧謔曲的要素,這個演進是貝多芬「對交響曲最獨特的一項貢獻」[6]。在三聲中部的句構、想法方面,則明顯地可看到來自海頓的影響(第101號交響曲)[9]:70

第四樂章

第四樂章開頭不常見地使用了由慢到快的模式。此開頭如同玩笑一般:一個齊奏的和弦之後,小提琴逐漸演奏音階上的音,先是三個音,再是四個,直到整個音階;並由此過渡到歡快的快板部分[註 3]。第二主題有低音持續的伴奏,與整曲風格一致。

綜觀此交響曲各個樂章,可以說上行的音階是貫穿幾個樂章之間的基本材料。第四樂章的導奏段落是此手法的最徹底展示,同時也富有所謂「海頓風格」(Haydnesque)的幽默[6]

註釋

  1. ^ 在古典主義時期的配器法當中,定音鼓僅為強調節奏,或者在增加音量的時機予以運用,而非作為突出的樂器登場,是以有所謂「鼓不離號,號不離鼓」的說法。然而在本曲此處,定音鼓的節奏全然獨立於樂隊全體,是相當創新的手法[8]
  2. ^ 以海頓作品33的六首弦樂四重奏為例,雖然第三樂章使用了「詼諧曲」標題,實際上這些樂章的精神仍是小步舞曲。貝多芬則是將小步舞曲賦予詼諧曲的特色,進一步挑戰傳統[6]
  3. ^ 貝多芬學者唐納·托維英语Donald Tovey將該樂章的開頭稱爲“貓從袋子裏跳出來”[10]。而據說音樂理論家提爾克(Daniel Gottlob Türk)在哈雷指揮時,將這個逗趣的開頭直接略去不奏,只因為他認為沒什麼意思[11][12]

參考資料

參照
  1. ^ 陳博治 1984,第23頁.
  2. ^ Grove, George. Beethoven and his Nine Symphonies. London: Novello and Company, Limited. 1896: 2. 
  3. ^ 3.0 3.1 3.2 陳博治 1984,第22頁.
  4. ^ 陳博治 1984,第25頁.
  5. ^ Daniels, David. ORCHESTRAL MUSIC: A Handbook. 3rd ed. Lanham: Scarecrow Press, Inc. 1996: 53. ISBN 0-8108-3228-3. 
  6. ^ 6.0 6.1 6.2 6.3 殷于涵. 第一號交響曲. 樂賞音樂教育基金會. [2022-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05) (中文(繁體)). 
  7. ^ 陳博治 1984,第50頁.
  8. ^ 陳博治 1984,第54頁.
  9. ^ Alexander L. Suder. »Werkmonographien mit Partitur«. W. Goldmann Verlag (No. 33089), 1986.
  10. ^ Ludwig van Beethoven - Symphony No.1 in C, Op.21. Classical Archives. [2010-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4-02) (英语). 
  11. ^ 陳博治 1984,第70頁.
  12. ^ 徐頌仁 1987,第8頁.
專書文獻
  • 徐頌仁. 音樂演奏的實際探討. 全音樂譜出版社. 1987. 
樂譜
  • »Werkmonographien mit Partitur«. W. Goldmann Verlag (No. 33089), 1986. ISBN 3-442-33089-0.

參見

外部連結

Kembali kehalaman sebelumnya


Index: pl ar de en es fr it arz nl ja pt ceb sv uk vi war zh ru af ast az bg zh-min-nan bn be ca cs cy da et el eo eu fa gl ko hi hr id he ka la lv lt hu mk ms min no nn ce uz kk ro simple sk sl sr sh fi ta tt th tg azb tr ur zh-yue hy my ace als am an hyw ban bjn map-bms ba be-tarask bcl bpy bar bs br cv nv eml hif fo fy ga gd gu hak ha hsb io ig ilo ia ie os is jv kn ht ku ckb ky mrj lb lij li lmo mai mg ml zh-classical mr xmf mzn cdo mn nap new ne frr oc mhr or as pa pnb ps pms nds crh qu sa sah sco sq scn si sd szl su sw tl shn te bug vec vo wa wuu yi yo diq bat-smg zu lad kbd ang smn ab roa-rup frp arc gn av ay bh bi bo bxr cbk-zam co za dag ary se pdc dv dsb myv ext fur gv gag inh ki glk gan guw xal haw rw kbp pam csb kw km kv koi kg gom ks gcr lo lbe ltg lez nia ln jbo lg mt mi tw mwl mdf mnw nqo fj nah na nds-nl nrm nov om pi pag pap pfl pcd krc kaa ksh rm rue sm sat sc trv stq nso sn cu so srn kab roa-tara tet tpi to chr tum tk tyv udm ug vep fiu-vro vls wo xh zea ty ak bm ch ny ee ff got iu ik kl mad cr pih ami pwn pnt dz rmy rn sg st tn ss ti din chy ts kcg ve 
Prefix: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