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芸生
王芸生(1901年9月—1980年5月30日),原名德鹏,男,天津静海人,中國报人、政论家。 生平早年出身寒微,13岁即辍学当学徒,靠自学成才。在天津东浮桥口茶叶铺当伙计时,就开始为《益世报》写稿。1925年在洋行工作的王在五卅运动时激起了民族热情,成为反帝活动的积极分子。1926年,因避难前往上海,并参加上海的革命活动,国共合作时期先加入国民党,后经博古等人介绍入中國共產黨。[1] 四·一二事件后在天津《大公报》刊登启示,声明脱离一切党派,谢绝政治活动,专心从事著述。 成为大公报人1928年5月任天津《商报》总编辑。因多次撰文评说《大公报》社评观点,受张季鸾赏识,与1929年被张揽入《大公报》,任地方新闻编辑,次年编辑《国闻周报》。九一八事变後,配合《大公报》“明耻教战”编辑方针,受命编辑《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此后往来于京津之间,搜寻材料,精心编辑,所写文章,自1932年1月11日起,在《大公报》连载,持续两年之久。1934年,《大公报》报馆将其辑为一部七卷本巨著出版。此著也成为他的成名作品。同年8月,王芸生应邀到江西庐山采访,并给蒋中正讲课。 1935年升为编辑主任。1936年9月出任上海版编辑主任。张季鸾离沪筹办汉口版后,他主持沪版编务。1937年12月14日,沪版抵制日本占领军新闻检查,宣布停刊,王芸生撰写《不投降论》和《暂别上海读者》两篇社评,表示大公报人“一不投降,二不受辱”。1938年1月任汉口版编辑主任。12月重庆版创刊后,因总编张季鸾体弱多病,常离馆修养,编务实际由其主持。在汉口、重庆期间多次谢绝国民政府予以的高官厚薪。 1941年张季鸾去世,王芸生继任《大公报》总编,同时担任社评委员会主任。其后所写《维护修明政治案》、《看重庆,念中原!》、《晁错与马谡》等文,引起國民政府不满。 抗战胜利后,呼吁和平,反对内战。针对国民党镇压学生运动和实行文化专制,撰写《我看学潮》、《由新民报停刊谈出版法》等社评予以抨击,致使此后国民党党报《中央日报》发起“三查王芸生运动”。內戰爆發後,他撰写《质中共》、《可耻的长春之战》等文,也引起《新华日报》的陸定一與之筆戰。1947年王以总编辑身份参加中国赴日记者团,对降后日本考察,回国后写成《日本半月》等12篇文章。 国共内战后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8年10月王芸生得到由《大公报》社中共地下党员李純清和楊剛转给他的毛泽东口头邀请,通知他尽早离开上海,前往香港,再转道海路前往北京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並許諾不限制《大公報》發表的內容。经过再三考虑,王芸生与11月5日,从上海转道台湾到达香港,亲自主持香港版笔政,發表題為《和平無望》的社評標誌著《大公報》立場的轉變。1949年1月15日,天津易手,一個月後天津軍管會將天津《大公報》更名為《進步日報》由楊剛主持。2月27日,《進步日報》發表文章攻擊《大公報》為“徹頭徹尾的反動報紙”。3月18日与陈叔通、柳亚子、叶圣陶、马寅初等人抵达北平參加新政協,5月27日随军南下至上海,为保全《大公报》继续发行,于6月17日在沪版发表《大公报新生宣言》,检讨近五十年《大公报》办报历程,宣布“报纸归人民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參與知識分子思想改造運動,之後继续担任《大公报》社长,直至1966年9月北京版停刊。這一時期王芸生被調離編委會,而負責《舊<大公報>史》的編撰工作。此外还担任过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第一、二、三、四届全国人大代表。1954年,他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9月,他出席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讨论宪法草案[2]。 1956年11月,王芸生随彭真和章伯钧访问苏联及东欧国家,在与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会面时,章伯钧突然站起来讲话,王芸生也随即发表讲话[3]。 反右运动后受到批判,由于毛泽东本人授意,未被划为“右派”[4]。此后很少过问《大公报》社务,致力于文史著述,写成《英敛之时期的旧大公报》等(晚年表示其中许多为迫于时局违心所写成)。 1980年在北京去世。 家庭妻子:冯玉文 子女:
作品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