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趙在劉淵、劉聰時期,其範圍控有晉朝的冀、兗、青、徐、豫、并、雍、司、秦一帶,然而實際控制範圍不大,劉聰時期,只局限在并州的一角(其餘部分在劉琨手中)和由劉曜坐鎮的關中一部分地區。黃河以北地區一帶由石勒所有,王彌的部將曹嶷控有青、兗、徐三州一帶,慕容鮮卑更是趁機向南統治到幽州的一帶。
劉曜時期,史稱「東不踰太行,南不越嵩、洛,西不踰隴坻,北不出汾、晉」,[參 1]疆域範圍包括包括陝西中部以及山西西南、河南黑部、甘肅黃河以東一帶。
行政區劃
匈漢
司隸
州名 (郡數)
|
州治
|
郡名 (縣數)
|
郡治
|
縣名
|
縣治
|
備注
|
司隸 (3)
|
平陽縣
|
河瑞元年(309年)劉淵遷都平陽,置雍州。[參 2]光興元年(310年)改雍州為司隸,領平陽尹、河東郡、大昌郡。嘉平四年(314年),分司隸置左、右司隸,[參 3]後復為司隸。光初元年(318年)十二月石虎雍幽、冀之兵會合石勒攻破平陽。
|
平陽尹 (9)
|
平陽縣
|
西晉舊郡,永鳳元年(308年)為劉淵所攻取,[參 4]光興元年(310年)改平陽郡為平陽尹。[註 1]光初元年(318年)為石勒攻陷。 初領平陽、楊、端氏、永安、蒲子、狐讘、襄陵、絳邑、濩澤、臨汾、北屈、皮氏12縣。光興元年(310年)蒲子等3縣移屬大昌郡。胡漢末領平陽、楊、端氏、永安、襄陵、絳邑、濩澤、臨汾、皮氏9縣。
|
平陽縣
|
今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
|
|
楊縣
|
今山西省洪洞縣東南
|
|
端氏縣
|
今山西省沁水縣東北
|
|
永安縣
|
今山西省霍州市
|
|
襄陵縣
|
今山西省臨汾市東南
|
|
絳邑縣
|
今山西省侯馬市東
|
|
濩澤縣
|
今山西省陽城縣西北
|
|
臨汾縣
|
今山西省臨汾市北
|
|
皮氏縣
|
今山西省河津市
|
|
河東郡 (8)
|
安邑縣
|
西晉舊郡,永鳳元年(308年)為劉淵所攻陷。[參 4]胡漢末領安邑、聞喜、東垣、大陽、猗氏、解、蒲坂、河北8縣。
|
安邑縣
|
今山西省夏縣西北
|
永鳳元年(308年)為劉淵所攻陷。
|
聞喜縣
|
今山西省聞喜縣
|
永鳳元年(308年)為劉淵所攻陷。
|
東垣縣
|
今山西省垣曲縣東南
|
永鳳元年(308年)為劉淵所攻陷。
|
大陽縣
|
今山西省平陸縣
|
河瑞元年(309年)為劉淵所攻陷。
|
猗氏縣
|
今山西省運城市西
|
永鳳元年(308年)為劉淵所攻陷。
|
解縣
|
今山西省臨猗縣西南
|
永鳳元年(308年)為劉淵所攻陷。
|
蒲坂縣
|
今山西省永濟市西
|
嘉平元年(311年)為劉淵所攻陷。
|
河北縣
|
今山西省芮城縣西
|
永鳳元年(308年)為劉淵所攻陷。
|
汾陰縣
|
今山西省萬榮縣西南
|
永鳳元年(308年)為劉淵所攻陷。嘉平元年(311年)左右廢汾陰縣。[參 5]
|
大昌郡 (3)
|
蒲子縣
|
光興元年(310年)以平陽郡蒲子、狐讘、北屈3縣置郡。[參 6]光初元年(318年)為石勒攻陷,大昌郡廢除。
|
蒲子縣
|
今山西省隰縣龍泉鎮
|
原隸屬平陽郡,光興元年(310年)移屬大昌郡。[註 2]
|
狐讘縣
|
今山西省永和縣西南
|
原隸屬平陽郡,光興元年(310年)移屬大昌郡。[註 2]
|
北屈縣
|
今山西省吉縣北
|
原隸屬平陽郡,光興元年(310年)移屬大昌郡。[註 2]
|
四十三內史
|
嘉平元年(311年)劉聰廢平陽、河東、大昌3郡,分設43內史由左、右司隸管轄,各內史皆不可考。
|
左司隸 右司隸
|
胡漢嘉平四年(314年),劉聰分司隸置左、右司隸,領43內史,[參 3]左司隸領原平陽尹、大昌郡地,右司隸領原河東郡地。後合左、右司隸為司隸。
|
幽州
冀州
州名 (郡數)
|
州治
|
郡名 (縣數)
|
郡治
|
縣名
|
縣治
|
備注
|
冀州 (1)
|
陭氏縣
|
河瑞初(309年)劉淵在廣宗縣(今河北省廣宗縣東南)遙立冀州,後為晉將王浚攻陷。[參 8] 嘉平元年(311年),劉聰在陭氏縣重立冀州,任命魯繇為冀州刺史。[參 9]下領上黨郡。光初元年(318年)為石勒攻陷。
|
上黨郡 (7)
|
陭氏縣
|
西晉舊郡,光熙元年(304年)劉淵攻取上黨郡的泫氏等3縣,明年又攻取壺關縣,後為晉將劉琨收復。[參 10]河瑞元年(309年)以後劉淵再次攻取上黨郡的壺關等6縣,新設陭氏縣。光初元年(318年)為石勒攻陷。
|
陭氏縣
|
今山西省安澤縣東南
|
西晉廢縣,河瑞元年(309年)劉淵復設陭氏縣。[參 9]胡漢滅亡後,其縣亦廢。
|
壺關縣
|
今山西省潞城市西
|
光熙二年(305年)劉淵攻取此縣,永鳳元年(308年)為晉將劉琨收復。河瑞元年(309年)劉淵再次攻取此縣。
|
屯留縣
|
今山西省屯留縣北
|
光熙元年(304年)劉淵攻取此縣,永鳳元年(308年)為晉將劉琨收復。河瑞元年(309年)劉淵再次攻取此縣。
|
長子縣
|
今山西省長子縣
|
光熙元年(304年)劉淵攻取此縣,永鳳元年(308年)為晉將劉琨收復。河瑞元年(309年)劉淵再次攻取此縣。
|
泫氏縣
|
今山西省高平市
|
光熙元年(304年)劉淵攻取此縣,永鳳元年(308年)為晉將劉琨收復。河瑞元年(309年)劉淵再次攻取此縣。
|
高都縣
|
今山西省晉城市
|
河瑞元年(309年)劉淵攻取此縣。
|
襄垣縣
|
今山西省襄垣縣北
|
建元元年(315年)劉聰攻取此縣。
|
潞縣
|
今山西省潞城市東北
|
為石勒所據。
|
銅鞮縣
|
今山西省沁縣南
|
為石勒所據。
|
涅縣
|
今山西省武鄉縣西北
|
為石勒所據。
|
武鄉縣
|
今山西省榆社縣北
|
為石勒所據。
|
殷、衛、東梁、西河陽、北兗五州
荊州
州名 (郡數)
|
州治
|
郡名 (縣數)
|
郡治
|
縣名
|
縣治
|
備注
|
荊州 (3)
|
洛陽縣
|
嘉平元年(311年)六月,劉聰派遺劉曜、王彌攻破洛陽,俘獲晉帝司馬熾,[參 15]以西晉司州轄域設立荊州,[參 16]治洛陽,領河南、弘農、上洛3郡。
|
河南郡 (5)
|
洛陽縣
|
西晉舊郡,治洛陽。嘉平元年(311年)漢國攻破洛陽縣,並得河南郡的河南、鞏、河陰、新安4縣,至胡漢末不變。
|
洛陽縣
|
今河南省洛陽市城區東
|
嘉平元年(311年)為胡漢攻取,麟嘉二年(317年),漢國守將趙固舉洛陽城投降晉將李矩。
|
河南縣
|
今河南省洛陽市
|
嘉平元年(311年)為胡漢攻取。
|
鞏縣
|
今河南省鞏義市西南
|
嘉平元年(311年)為胡漢攻取。
|
河陰縣
|
今河南省孟津縣北
|
嘉平元年(311年)為胡漢攻取。
|
新安縣
|
今河南省澠池縣東
|
嘉平元年(311年)為胡漢攻取。
|
成皋縣
|
今河南省滎陽市西
|
東晉據有。
|
緱氏縣
|
今河南省偃師市南
|
東晉據有。
|
新城縣
|
今河南省伊川縣西南
|
東晉據有。
|
梁縣
|
今河南省汝州市東北臨汝鎮西
|
東晉據有。
|
陽城縣
|
今河南省登封市東南
|
東晉據有。
|
陸渾縣
|
今河南省嵩縣東北
|
東晉據有。
|
陽翟縣
|
今河南省禹州市
|
東晉據有,後移屬潁川郡。
|
弘農郡 (5)
|
弘農縣
|
西晉舊郡,治弘農。嘉平元年(311年)為劉曜所攻取,至胡漢末,得弘農、湖、陝、澠池、華陰5縣。
|
弘農縣
|
今河南省靈寶市北
|
嘉平元年(311年)為劉曜所攻取。
|
湖縣
|
今河南省靈寶市西
|
嘉平元年(311年)為劉曜所攻取。
|
陝縣
|
今河南省三門峽市
|
嘉平元年(311年)為劉曜所攻取。
|
澠池縣
|
今河南省洛寧縣西北
|
麟嘉二年(316年)自西晉取得澠池縣。
|
華陰縣
|
今陝西省華陰市
|
麟嘉三年(317年)自東晉取得華陰縣。
|
宜陽縣
|
今河南省宜陽縣西
|
東晉據有。
|
上洛郡 (3)
|
上洛縣
|
西晉舊郡,治上洛縣。嘉平元年(311年)為劉曜所攻取。下領上洛、商、盧氏3縣。
|
上洛縣
|
今陝西省商洛市商州區
|
|
商縣
|
今陝西省丹鳳縣
|
|
盧氏縣
|
今河南省盧氏縣
|
|
雍州
并州
前趙
司隸
幽州
朔州
州名
|
州治
|
郡名 (縣數)
|
郡治
|
縣名
|
縣治
|
備注
|
朔州
|
高平
|
光初三年(320年)左右劉曜設立朔州,治高平(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參 18]領郡不詳。
|
并州
豫州
州名 (郡數)
|
州治
|
郡名 (縣數)
|
郡治
|
縣名
|
縣治
|
備注
|
豫州 (2)
|
陝縣
|
胡漢時為荊州,光初二年(319年),劉曜改荊州為豫州,光初三年(320年)移治陝縣,[註 15]仍領河南、弘農、上洛3郡。光初七年(324年)失河南郡,光初九年(326年)歸降後趙。
|
弘農郡 (6)
|
弘農縣
|
胡漢舊郡,治弘農,領弘農、湖、陝、澠池、華陰5縣。光初二年(319年)取得宜陽縣。至前趙末,領弘農、湖、陝、澠池、華陰、宜陽6縣。
|
弘農縣
|
今河南省靈寶市北
|
|
湖縣
|
今河南省靈寶市西
|
|
陝縣
|
今河南省三門峽市崖底鄉三里橋村西北
|
|
澠池縣
|
今河南省洛寧縣西北
|
|
華陰縣
|
今陝西省華陰市
|
|
宜陽縣
|
今河南省宜陽縣西
|
光初二年(319年)自東晉取得宜陽縣。
|
上洛郡 (3)
|
上洛縣
|
胡漢舊郡,治上洛,領上洛、商、盧氏3縣。至前趙末,領縣不變。
|
上洛縣
|
今陝西省商洛市商州區
|
|
商縣
|
今陝西省丹鳳縣
|
|
盧氏縣
|
今河南省盧氏縣
|
|
河南郡
|
新安縣
|
胡漢舊郡,治洛陽,領洛陽、河南、鞏、河陰、新安5縣。光初三年(320年)洛陽為後趙所據,前趙退守新安。光初七年(324年)後趙司州刺史石生擊敗前趙河南太守尹平於新安,[參 20]河南全郡易手。
|
洛陽縣
|
今河南省洛陽市城區東
|
光初三年(320年)為後趙所據。
|
河南縣
|
今河南省洛陽市
|
光初三年(320年)為後趙所據。
|
鞏縣
|
今河南省鞏義市西南
|
光初三年(320年)為後趙所據。
|
河陰縣
|
今河南省孟津縣北
|
光初三年(320年)為後趙所據。
|
新安縣
|
今河南省澠池縣東
|
光初七年(324年)為後趙所據。
|
成皋縣
|
今河南省滎陽市西
|
後趙據有。
|
緱氏縣
|
今河南省偃師市南
|
後趙據有。
|
新城縣
|
今河南省伊川縣西南
|
後趙據有。
|
梁縣
|
今河南省汝州市東北臨汝鎮西
|
後趙據有。
|
陽城縣
|
今河南省登封市東南
|
後趙據有。
|
陸渾縣
|
今河南省嵩縣東北
|
後趙據有。
|
秦州
州名
|
州治
|
郡名 (縣數)
|
郡治
|
縣名
|
縣治
|
備注
|
秦州 (5)
|
上邽縣
|
西晉舊州,為晉人陳安所據,光初六年(323年)為劉曜攻取,仍置秦州,治上邽,[參 18]轄天水郡及略陽郡。光初八年(325)置武都僑郡。光初十年(327年)前涼所領的隴西、南安、晉興、安故、狄道、金城來屬。光初十二年(329年)歸降後趙。
|
天水郡 (6)
|
冀縣
|
西晉舊郡,為陳安所據,光初六年(323年)為劉曜攻取。治冀,領冀、上邽、始昌、新陽、顯親、成紀6縣,至前趙末不變。
|
冀縣
|
今甘肅省甘谷縣
|
|
上邽縣
|
今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
|
|
始昌縣
|
今甘肅省禮縣東北
|
|
新陽縣
|
今甘肅省天水市西北
|
|
顯親縣
|
今甘肅省秦安縣西北
|
|
成紀縣
|
今甘肅省通渭縣東
|
|
略陽郡 (5)
|
臨渭縣
|
西晉舊郡,為陳安所據,光初六年(323年)為劉曜攻取。治臨渭,領臨渭、平襄、略陽、清水、隴城5縣,至前趙末不變。
|
臨渭縣
|
今甘肅省天水市東
|
|
平襄縣
|
今甘肅省通渭縣西
|
|
略陽縣
|
今甘肅省秦安縣東北
|
|
清水縣
|
今甘肅省清水縣
|
|
隴城縣
|
今甘肅省清水縣北
|
西晉時已廢縣,晉王司馬保時復置縣。[註 16]
|
武都郡
|
治所不詳
|
光初八年(325年),前趙益州武都郡為仇池佔據,劉曜於是設立僑郡安置其郡民。[註 17]
|
隴西郡 (2)
|
襄武縣
|
西晉舊郡,為前涼所據,光初十年(327年)為劉曜攻取。治襄武,領襄武、首陽2縣,至前趙末不變。
|
襄武縣
|
今甘肅省隴西縣東
|
|
首陽縣
|
今甘肅省渭源縣北
|
|
南安郡 (3)
|
豲道縣
|
西晉舊郡,為前涼所據,光初十年(327年)為劉曜攻取。治豲道,領豲道、中陶、新興3縣,至前趙末不變。
|
豲道縣
|
今甘肅省隴西縣東南
|
|
中陶縣
|
今甘肅省武山縣西北鴛鴦鎮
|
|
新興縣
|
今甘肅省武山縣西
|
|
涼州
杏城鎮
軍鎮名稱
|
軍鎮治所
|
備注
|
杏城鎮
|
杏城
|
前趙光初初年(320年左右)設立杏城鎮,治杏城(今陝西省黃陵縣西南)。[參 22]
|
益州
州名 (郡數)
|
州治
|
郡名 (縣數)
|
郡治
|
縣名
|
縣治
|
備注
|
益州 (2)
|
仇池
|
光初六年(323年)劉曜任命田崧為益州刺史,鎮仇池(今甘肅省西和縣西南)。[參 23]八年(325年)為仇池首領楊難敵佔領。[參 24]
|
武都郡 (6)
|
仇池
|
西晉舊郡,為仇池楊氏佔據,光初六年(323年)入前趙。治仇池(今甘肅省西和縣西南),領下辨、河池、沮、武都、故道、上祿6縣。
|
下辨縣
|
今甘肅省成縣西北
|
光初八年(325年)為仇池首領楊難敵佔領。
|
河池縣
|
今甘肅省徽縣西北
|
光初八年(325年)為仇池首領楊難敵佔領。
|
沮縣
|
今陝西省略陽縣東
|
光初八年(325年)為仇池首領楊難敵佔領。
|
武都縣
|
今甘肅省西和縣西南
|
光初八年(325年)為仇池首領楊難敵佔領。
|
故道縣
|
今陝西省寶雞市南
|
光初八年(325年)為仇池首領楊難敵佔領。
|
上祿縣
|
今甘肅省西和縣東南
|
光初八年(325年)為仇池首領楊難敵佔領。
|
陰平郡 (2)
|
陰平縣
|
西晉舊郡,為仇池楊氏佔據,光初六年(323年)入前趙。治陰平,領陰平、平武2縣。
|
陰平縣
|
今甘肅省文縣西北
|
光初八年(325年)為仇池首領楊難敵佔領。
|
平武縣
|
今四川省平武縣北
|
光初八年(325年)為仇池首領楊難敵佔領。
|
出處
- ^ 《讀史方輿紀要》卷3〈歷代州域形勢三〉。
- ^ 2.0 2.1 《晉書》卷14〈地理志上〉:「元海乃以雍州刺史鎮平陽,幽州刺史鎮離石。」
- ^ 3.0 3.1 3.2 3.3 3.4 3.5 3.6 《晉書》卷14〈地理志上〉:「及劉聰攻陷洛陽,置左右司隸,各領戶二十餘萬,萬戶置一內史,凡內史四十三人,單于左右輔各主六夷。又置殷、衛、東梁、西河陽、北兗五州,以懷安新附。」;《十六國春秋輯補》卷4〈前趙錄四〉:「〔建元元年〕[註 3]置左右司隸,各領戶二十餘萬,萬戶置一內史,凡內史四十三。……置御史大夫及州牧。」
- ^ 4.0 4.1 《晉書》卷5〈孝懷帝紀〉:「〔永嘉二年〕三月,東海王越鎮鄄城。劉元海侵汲郡,略有頓丘、河內之地。……秋七月甲辰,劉元海寇平陽,太守宋抽奔京師,河東太守路述力戰,死之。……〔十一月〕己酉,石勒寇鄴,魏郡太守王粹戰敗,死之。……〔永嘉四年〕五月,石勒寇汲郡,執太守胡寵。」
- ^ 《元和郡縣圖志》卷12〈河東道一〉:「寶鼎縣,本漢汾陰縣也,屬河東郡。劉元海時廢汾陰縣入蒲坂縣。」;《太平寰宇記》卷46〈河東道七〉:「劉元海時省汾陰入蒲坂縣。」
- ^ 《元和郡縣圖志》卷12〈河東道一〉:「隰川縣,本漢蒲子縣地也,屬河東郡。魏少帝分河東置平陽郡,蒲子縣屬焉。劉元海僭號稱漢,初理於蒲子,後徙平陽,又於此置大昌郡,以蒲子屬焉。」
- ^ 《元和郡縣圖志》卷13〈河東道一〉:「孝義縣,本漢茲氏縣地,曹魏移西河郡中陽縣於今理,永嘉後省入隰城。」
- ^ 《資治通鑑》卷87:「〔永嘉四年〕夏,四月,王浚將祁弘敗漢冀州刺史劉靈於廣宗,殺之。」
- ^ 9.0 9.1 《水經注》卷9〈沁水注〉:「沁水又南逕陭氏縣故城東,劉聰以詹事魯繇為冀州,治此也。」
- ^ 《資治通鑑》卷86:「〔永嘉二年十一月〕壬寅,并州刺史劉琨使上黨太守劉惇帥鮮卑攻壺關,漢鎮東將軍綦毋達戰敗亡歸。」
- ^ 《太平寰宇記》卷53〈河北道二〉:「獲嘉縣,西晉曾立為殷州。」
- ^ 《水經注》卷9〈河北道二〉:「河內懷縣有殷城。……昔劉曜以郭默為殷州刺史,督緣河諸軍事,治此。」
- ^ 《十六國疆域志》卷1〈衛州〉條:「案聰所置衛州,當在朝歌縣。」
- ^ 《資治通鑑》卷87:「〔永嘉五年〕中山王曜與疋等戰於黃丘,曜眾大敗。疋遂襲漢梁州刺史彭蕩仲,殺之。」卷88:「〔永嘉六年〕彭仲蕩之子天護帥群胡攻賈疋,天護陽不勝而走,疋追之,夜墜澗中,天護執而殺之。漢以天護為涼州刺史。」
- ^ 《晉書》卷5〈孝懷帝紀〉:「〔永嘉五年六月〕丁酉,劉、王彌入京師。」
- ^ 《晉書》卷14〈地理志上〉:「永嘉之後,司州淪沒劉聰。聰以洛陽為荊州。」
- ^ 《資治通鑑》卷88:「〔永嘉六年〕代公猗盧遣其子六脩及兄子普根、將軍衛雄、范班、箕澹帥眾數萬為前鋒以攻晉陽……十一月,猗盧追之,戰於藍谷,漢兵大敗,……猗盧……留其將箕澹、段繁等戍晉陽。」
- ^ 18.0 18.1 18.2 18.3 18.4 《晉書》卷14〈地理志上〉:「及劉曜徙都長安,改號曰趙,以秦、涼二州牧鎮上邽,朔州牧鎮高平,幽州刺史鎮北地,并州牧鎮蒲阪。」
- ^ 《太平寰宇記》卷31〈河北道二〉:「《魏志》曰:『司馬宣王撫慰關中,罷〔雲陽〕縣,置撫夷護軍。』及趙王倫鎮長安,復罷護軍。後氐羌反,又立護軍,劉、石、苻、姚因之。」
- ^ 《資治通鑑》卷93:「〔太寧二年春,後趙〕司州刺史石生擊趙河南太守尹平於新安,斬之。」
- ^ 《資治通鑑》卷90胡三省註:「《晉志》曰:張茂分武興、金城、西平、安故四郡為定州。蓋張氏分金城、西平二郡地置安故郡也。按安故縣,二漢屬隴西郡。《水經註》:洮水自臨洮縣東流,又屈而北流,逕安故縣故城西,又北逕狄道縣故城西。狄道,時已置武始郡;安故郡,蓋即漢之一縣置郡。」
- ^ 《太平寰宇記》卷35〈關西道十一·坊州〉:「魏、晉陷於狄,不置郡縣。劉石、苻姚時,於今州理西七里置杏城鎮,常以重兵守之。」
- ^ 《資治通鑑》卷92:「〔太寧元年〕趙主曜以大鴻臚田崧為鎮南大將軍、益州刺史,鎮仇池。」
- ^ 《資治通鑑》卷93:「〔太寧三年〕楊難敵襲仇池,克之;執田崧。」
注釋
參考資料
書籍
- 胡阿祥,《六朝疆域與政區研究》(增訂本),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
- 孔祥軍,《晉書地理志校注》,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2
- 胡阿祥、孔祥軍、徐成合著,《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4
- 牟發松、毌有江、魏俊杰合著,《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十六國北朝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7
- 史霖,《十六國時期漢趙國疆域政區的變遷》,上海:復旦大學,2010
- 湯球,《十六國春秋輯補》,台北:鼎文書局,1987
- 房玄齡,《晉書》,維基文庫
- 沈約,《宋書》,維基文庫
- 魏收,《魏書》,維基文庫
- 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維基文庫
- 樂史,《太平寰宇記》,維基文庫
- 酈道元,《水經注》,維基文庫
地圖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