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to: share facebook share twitter share wa share telegram print page

 

方先之

方先之
方先之
出生1906年2月24日
 大清浙江省诸暨县
逝世1968年6月2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市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母校协和医学院
职业骨科学家

方先之(1906年2月24日—1968年6月29日),浙江诸暨人,中国骨科学家、医学教育家。1933年于北平协和医学院毕业后留校,1938年赴美国波士顿大学留学,次年获博士学位后归国。1940年代在天津参与创立天河医院天津骨科医院。1952年起任天津医学院教授、天津市人民医院骨科主任,直至逝世。方先之创立了病灶清除疗法,以治疗骨结核患者。他一开始坚持前臂双骨折患者切开钢板复位及内固定的方法,后来又与尚天裕等实行了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另外,他还提出了骨肿瘤的“方氏分类法”。

生平

方先之1906年2月24日生于浙江诸暨。其父方金兰是农民,没有文化。因其母汤氏没有奶水,先之由长嫂喂养。方金兰也做农肥生意,添置了一些田产,1923年去世,之后先之就由长兄方先灿抚养。先之7岁就读于下坂村私塾,12岁入读嘉兴的东门外小学。二哥方先昌在嘉兴工作,资助他在秀州中学完成了中学教育。1925年入读沪江大学医预科。拒绝母亲安排的婚事后,1928年考入协和医学院,毕业后留校任住院医师、外科总住院医师、助教、讲师、副教授等职位。1938年赴波士顿大学,师从骨科专家P·史密斯,次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2]

回国后,方先之成为协和医学院骨科副教授。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方与协和的一些同仁来到天津创办了天和医院。他是骨科负责人,也兼及外科。医院的规模逐渐扩大。之后他主持开办了天津骨科医院,1944年8月1日在沙市道开业,最初只有10名工作人员、10张床位。1946年医院搬至长沙路,规模有所扩大,床位增至40张。[1]

朝鲜战争爆发后,方先之成为第一批医疗队的队员,1951年回国。此时的天津市政府调整了原有的一些医院,马大夫医院被改作人民医院,方先之成为骨科主任。在他任内,骨科发展为4个病区100多张床位的规模。1963年,他作为中国医学代表团团员赴罗马,在国际外科年会上宣读了《骨关节结合病灶清除疗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前臂骨折》两篇论文。1964年赴开罗参加了第一届亚非医学会议。次年曾至河北任县城关公社做医疗工作。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受到迫害,1968年6月29日因肝癌病逝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3][4]

学术贡献

1947年,方先之提出了病灶清除疗法,这是一套对于主要骨关节的手术开始、清除病灶、植骨融合的规范。病灶指的是死骨、脓肿、干酪样物质、肥厚滑膜、纤维化瘘管、硬化骨腔壁等等。治疗方法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比如对同时患脊柱结核与脊髓压迫的人,减压和融合要同时进行。术后要用抗结合药物治疗,尽可能保持患部机能。该疗法四肢主要关节和单纯脊柱结核的治愈率超过95%;脊柱结核合并截瘫者的康复率达90%。方先之1956年分析了941例病例,发表了专著《骨关节结核病灶清除疗法临床报告》和多篇论文。这种方法逐渐推广于全国。[3]

1958年,人民医院的尚天裕等开始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方先之对此一开始有所保留,他受的是西医训练。后来观察了一些中医的传统方法,认为那些方法一方面简便,另一方面复位效果不佳、固定不牢。他发现前臂在不旋时骨间隙最宽,骨干距离最远,骨间膜最紧张。骨折后骨间膜只要保持紧张,利于桡尺骨骨干的稳定。对于前臂骨折治疗,先在保持前臂中立位用分骨等手法整复,然后用分骨加压垫垫在前臂背侧两骨间,再利用小夹板控制旋转移位。方先之等模仿小云手、大云手动作设计了一套练习法,简化了骨折康复后的处理。对于肱骨骨折、股骨干骨折、腓骨骨折,他也提出了自己的一套治疗体系。[3]整复手术的成功率提高到了95%,1962年天津国家科委在天津召开会议,中西医结合治骨折的成果通过了鉴定。[5]

方先之还提出了骨肿瘤的“方氏分类法”,1950年代通行于中国大陆。根据骨肿瘤的临床、X射线和病理三种特征,他将骨肿瘤分为两大类:原发性骨肿瘤(骨基本组织肿瘤、骨附属组织肿瘤);继发性或转移骨肿瘤。[5]

医学教育

方先之注重医学基本功(书写病历、正规体格检查、外科基本操作),并常在星期天进行大查房、主持病理讨论。1953年,他倡导成立了天津医学院全国骨科医师进修班,设于人民医院。最初几届学员是具有5年以上临床经验的医师,方先之自编讲义、亲自授课。他每周进行示教手术,讲解操作方法,所得记录事后编为教材。到文革时期,进行了15期培训,培养学员约600人。[3]

参考资料

  1. ^ 1.0 1.1 刘荧, 尚天裕. 方先之. 收录于:卢嘉锡主编;《科学家传记大辞典》编辑组编辑. 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 第5集.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4.02. 页700 - 706
  2. ^ 方先之:津门骨科事业的先行者. 收录于:慕景强. 之江水蕴 且凭杏实访民国. 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2014.06. 页123 - 125.
  3. ^ 3.0 3.1 3.2 3.3 郭世绂. 方先之. 收录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编. 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 医学编 临床医学卷 1.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03. 页278 -287
  4. ^ 尚天裕. 方先之. 收录于:冯传汉编著. 中国现代骨科史料.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4.03. 页66 -67
  5. ^ 5.0 5.1 骨科学家 方先之. 收录于:崔月犁,韦功浩主编. 中国当代医学家荟萃 第1卷. 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7.10. 页142 - 147

外部链接

Kembali kehalaman sebelumnya


Index: pl ar de en es fr it arz nl ja pt ceb sv uk vi war zh ru af ast az bg zh-min-nan bn be ca cs cy da et el eo eu fa gl ko hi hr id he ka la lv lt hu mk ms min no nn ce uz kk ro simple sk sl sr sh fi ta tt th tg azb tr ur zh-yue hy my ace als am an hyw ban bjn map-bms ba be-tarask bcl bpy bar bs br cv nv eml hif fo fy ga gd gu hak ha hsb io ig ilo ia ie os is jv kn ht ku ckb ky mrj lb lij li lmo mai mg ml zh-classical mr xmf mzn cdo mn nap new ne frr oc mhr or as pa pnb ps pms nds crh qu sa sah sco sq scn si sd szl su sw tl shn te bug vec vo wa wuu yi yo diq bat-smg zu lad kbd ang smn ab roa-rup frp arc gn av ay bh bi bo bxr cbk-zam co za dag ary se pdc dv dsb myv ext fur gv gag inh ki glk gan guw xal haw rw kbp pam csb kw km kv koi kg gom ks gcr lo lbe ltg lez nia ln jbo lg mt mi tw mwl mdf mnw nqo fj nah na nds-nl nrm nov om pi pag pap pfl pcd krc kaa ksh rm rue sm sat sc trv stq nso sn cu so srn kab roa-tara tet tpi to chr tum tk tyv udm ug vep fiu-vro vls wo xh zea ty ak bm ch ny ee ff got iu ik kl mad cr pih ami pwn pnt dz rmy rn sg st tn ss ti din chy ts kcg ve 
Prefix: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