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太空向下看喜馬拉雅山脈
美國的衛星影像
珠穆朗玛峰
喜马拉雅山脉 (梵文 :ཧིམཱལཡ himālaya ;藏語 :ཧི་མ་ལ་ཡ་རི་ [ 1] ;尼泊爾語 :हिमालय )是世界海拔 最高的山脉,分布于青藏高原 南缘,处于中國 西藏自治区 与巴基斯坦 、印度 、尼泊尔 、不丹 等国边境上。由大喜马拉雅山 、小喜马拉雅山 及西瓦利克山 等数条大致平行的支脉组成,南凸呈弧形,东西长约2500多公里,南北宽200-300公里。
喜马拉雅山脉西起克什米尔 的南迦-帕尔巴特峰(北纬35°14'21",东经74°35'24",海拔8125米),东至雅鲁藏布江 大拐弯处的南迦巴瓦峰 (北纬29°37'51",东经95°03'31",海拔7756米),总面积约594,400平方公里[ 2] 。西北方是興都庫什山脈 和喀喇昆仑山脉 ,北邊是青藏高原 ,南邊則是印度河-恆河平原 。
全球14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峰有10座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主峰珠穆朗玛峰 海拔高度8848.48米,为世界第一高峰 。其余海拔8010米以上的高峰包括:干城章嘉峰 (海拔8585米)、洛子峰 (海拔8516米)、马卡鲁峰 (海拔8463米)、卓奥友峰 (海拔8201米)、道拉吉里峰 (海拔8172米)、马纳斯鲁峰 (海拔8163米)、南迦帕尔巴特峰 (海拔8125米)、安那普鲁峰 (海拔8078米)、希夏邦马峰 (海拔8012米)。山口也海拔多逾4000米,如唐拉山口 (海拔4 633米)、聂聂雄拉山口 (海拔5000米)及索吉山口 (海拔3529米)等。
喜马拉雅山脉對南亞 文化有許多的影響,許多山脈中的高山是佛教 及印度教 的聖地。印度河 、恆河 及雅魯藏布江 (下游布拉馬普特拉河 )都是發源自喜马拉雅山脉。印度河和雅魯藏布江發源自岡仁波齊峰 附近,而恆河發源自印度的北阿坎德邦 。這些河的流域 中居住約六億人。
名称
喜马拉雅山的名称一说源于梵文 ཧིམཱལཡ (himālaya )音译,意为“雪的居所”;一说是藏语ཧི་མ་ལ་ཡ་རི་的音译,意为“雪山”。中文曾音译为喜马拉亚(耶)山、希马拉耶、希玛拉山。[ 1]
形成
形成示意图
根据板块构造 学,喜马拉雅山脉是由印澳板块 与欧亚大陆板塊 碰撞形成的[ 3] :6亿年前,这一地区的绝大部分还淹没在汪洋大海之中。在約5000萬年前(大约在古近紀 末期),由于印度板块 向北相對迅速漂移,与亚欧板块 碰撞,印度板块的前缘以很小的角度俯冲斜插到亚欧板块之下,一方面形成青藏高原 巨厚的地壳 和高峻的地势,另一方面就在雅鲁藏布江 地缝合线附近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 ,原來存在於南北板塊之間的東部特提斯海 也因此閉合消失。中国地质学者在山脉北坡找到的舌羊齿 化石证明了喜马拉雅山是印度板块北缘的一部分。
根据古地磁学 的研究,印度板块至今仍在以每年大于5厘米的速度向北移动,喜马拉雅山脉仍在不断上升中,同时还处于板块边界碰撞型地震构造带上。
地带划分
山脉自南向北可分为三带:
南带:山麓低山丘陵带,海拔700—1000米左右;
中带:小喜马拉雅山带,海拔3500—4000米左右;
北带:大喜马拉雅山带 ,是由许多高山带组成的主脉,宽约50—60公里,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几十个山峰的海拔在7000米以上,其中包括珠穆朗玛峰。这些山峰终年为冰雪覆盖,呈一片银色世界。
地势与植物
北坡平缓,南坡陡峻。山脉南坡雨量充沛,因此植被茂盛;而北坡的雨量较少,植被稀疏。
高山地区的自然景象随高度不同而不断变化,形成明显的垂直自然带:
低处温暖湿润,常绿阔叶林生长得郁郁葱葱,形成常绿阔叶林带;
海拔升高导致气温递减,喜温的常绿阔叶树逐渐减少直至消失,而耐寒的针叶树则渐增,在2000米以上为针叶林带;
再往高处,热量不足导致树木生长困难,灌丛带代替森林 ;
在4500米以上为高山草甸带;
5300米以上为高山寒漠带;
更高处为高山永久积雪带。
主要山峰
从
印度 的Dhanaulti看Garhwal山的全景图
喜马拉雅山脉約有70多個山峰,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峰有40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有10座[ 4] ,山峰终年被冰雪覆盖:
珠穆朗玛峰 :8,848.86米
干城章嘉峰 :8,586米
洛子峰 :8,516米
馬卡魯峰 :8,485米
卓奧友峰 :8,188米
道拉吉里峰 :8,167米
马纳斯卢峰 :8,163米
南迦帕尔巴特峰 :8,125米
安纳布尔纳峰 :8,091米
希夏邦马峰 :8,027米
格重康峰 :7,952米
流向印度洋 的大河几乎都发源于北坡,切穿大喜马拉雅山脉,形成3000—4000米深的大峡谷,河水奔流如飞瀑,蕴藏着巨大的水力资源。
全球有七成的淡水是凍結於冰河中,而喜馬拉雅山區的淡水集中量,是南 北極 以外最多的地區。喜馬拉雅山區冰河供應諸多亞洲河流所需的淡水,包括印度河 、恒河 、雅鲁藏布江 -布拉马普特拉河 等。黄河 、长江 、湄公河 等河流发源于青藏高原 ,一般不算作喜马拉雅山的河流。
在珠穆朗玛峰附近曾經測得的最低溫為零下60℃,但是自1970年代以來,由於山區的平均氣溫上升了1℃,使得山區冰河正大量縮減消融,冰河的迅速消退不但會先使河流的水位暴增,造成洪澇;幾年之後河水水位將會下降而形成乾旱或是更嚴重的生態問題。許多學者已經向聯合國提議將珠穆朗玛峰 及其周圍地區列為「全球受氣候變化衝擊的危險地區」。
喜马拉雅山顶终年积雪,拥有众多冰川,包括绒布冰川 、加布拉冰川 、热木冰川 等。
对气候的影响
喜马拉雅山脈成群的高峰挡住了从印度洋 上吹来的湿润气流,也使得由北邊乾冷的氣流無法吹到印度半島 ,因此造成山脉南坡雨量充沛。夏季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 往往带给南亚的印度,尼泊尔 和孟加拉国 豐沛的降水,并致使印度的氣溫較其他溫帶 地區有所提高。一般認為喜马拉雅山脈的形成也是讓中亞 產生像塔克拉瑪干沙漠 及戈壁 等沙漠的原因[ 5] 。
宗教
塔克桑寺
藏傳佛教的經幡 及窣堵坡
史集 中描述介於西藏和印度間的喜马拉雅山脉
在印度教中,喜马拉雅山脉被人格化為雪山神 ,是恆河女神 和雪山神女 的父親[ 6] 。
喜马拉雅山脉中有許多地方是印度教 、耆那教 、錫克教 及佛教 的聖地,像不丹 的塔克桑寺 ,據說蓮花生 在此處遇到佛陀[ 7] 。
喜马拉雅山区中保存著许多藏傳佛教 寺廟[ 8] [ 9] 。
相關條目
参考文献
延伸閱讀
Aitken, Bill, Footloose in the Himalaya , Delhi, Permanent Black, 2003. ISBN 978-81-7824-052-7
Berreman, Gerald Duane, Hindus of the Himalayas: Ethnography and Change , 2nd rev. ed., Delhi,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Bisht, Ramesh Chandra, Encyclopedia of the Himalayas , New Delhi, Mittal Publications, c2008.
Everest , the IMAX movie (1998). ISBN 978-0-7888-1493-8
Fisher, James F., Sherpas: Reflections on Change in Himalayan Nepal , 1990.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0. ISBN 978-0-520-06941-1
Gansser, Augusto, Gruschke, Andreas, Olschak, Blanche C., Himalayas. Growing Mountains, Living Myths, Migrating Peoples , New York, Oxford: Facts On File, 1987. ISBN 978-0-8160-1994-6 and New Delhi: Bookwise, 1987.
Gupta, Raj Kumar, Bibliography of the Himalayas , Gurgaon, Indian Documentation Service, 1981
Hunt, John, Ascent of Everest , London, Hodder & Stoughton, 1956. ISBN 978-0-89886-361-1
Isserman, Maurice and Weaver, Stewart, Fallen Giants: The History of Himalayan Mountaineering from the Age of Empire to the Age of Extremes .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8. ISBN 978-0-300-11501-7
Ives, Jack D. and Messerli, Bruno, The Himalayan Dilemma: Reconciling Development and Conservation .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1989. ISBN 978-0-415-01157-0
Lall, J.S. (ed.) in association with Moddie, A.D., The Himalaya, Aspects of Change . Delhi,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1. ISBN 978-0-19-561254-7
Nandy, S.N., Dhyani, P.P. and Samal, P.K., Resource Information Database of the Indian Himalaya , Almora, GBPIHED, 2006.
Palin, Michael, Himalaya , London, Weidenfeld & Nicolson Illustrated, 2004. ISBN 978-0-297-84371-9
Swami Sundaranand, Himalaya: Through the Lens of a Sadhu . Published by Tapovan Kuti Prakashan (August 2001). ISBN 978-81-901326-0-2
Swami Tapovan Maharaj, Wanderings in the Himalayas , English Edition, Madras, Chinmaya Publication Trust, 1960. Translated by T.N. Kesava Pillai.
Tilman, H. W., Mount Everest, 1938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48.
'The Mighty Himalaya: A Fragile Heritage,’ National Geographic Magazine, 174:624–631 (November 1988).
Turner, Bethan, et al. Seismicity of the Earth 1900–2010: Himalaya and Vicinity . Denver, 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 2013.
外部链接
英文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