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翼《十翼》,亦稱為《易傳》(汉语拼音:yì zhuàn),是包括〈彖傳〉〈象傳〉〈繫辭傳〉〈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及〈文言傳〉等文篇,因〈彖辞〉〈象辞〉〈系辞〉各分上下两篇,所以统共为十篇,旧称《十翼》[1]。传是对经的解释。 典籍組成孔子當年贊《周易》有「十翼」之稱,今所存者,僅〈繫辭〉〈說卦〉〈序卦〉〈雜卦〉四者而已,後人將〈文言〉〈彖〉〈象〉湊成「十翼」之數。 名為《易傳》:
以上七個部份,共有十篇,稱為《十翼》。“翼”是“助”的意思,表示輔助易學的十肢翅膀。 「十翼」稱名的由來,實是源於〈繫辭〉的分章,如綱要、釋名、釋義、釋用、釋道、釋數、釋辭、釋神、釋化、釋例等十章。[3] 作者根據史書記載,孔子作《十翼》[4],但也有學者認為不完全出自同一人(並未否定孔子的貢獻),部份篇章也可能是集體創作的成果。
西漢司馬遷《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讀易,韋編三絕。曰:『假我數年,若是,我於易則彬彬矣。』」 唐代陸德明録《经典释文·注解传述人》:“文王拘于羑里作卦辞,周公作爻辞,孔子作彖辞、象辞、文言、繫辞、说卦、序卦、杂卦,谓之十翼”。
北宋歐陽修一方面相信〈彖傳〉上下、〈象傳〉上下,是“聖人之言”,但另一方面對於其他諸如〈繫辭〉上下、〈文言〉〈說卦〉〈序卦〉〈雜卦〉五者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應看作是古代講師們解經的「大傳」,其中既有口耳相傳的聖人之言,也有夾雜講師加上的解釋(非聖人之言)[5]。整體而言,一方面這些易傳不可偏廢,另一方面則強調學者須明辨之、有所取捨[6]。 北宋曾盛行“疑古”學風,“儒者競以己意說經”[註 2]。甚至有些新進的初學者還不很明瞭古人經典的完整全貌,聽到當代的學者們發表各自論述,卻不經思考地斷章取義、以偏概全,忽視了謹守規矩、遵循體制的求學態度,卻把聽來片段的一面之詞、加上一些猜測的謠言,就以為是抓到精華要點[註 3]……一些學者對此學術風氣不以為然。[註 4]
清代學者對於《十翼》是否為孔子之言,仍有爭議。姚际恒《易传通论》与康有为《新学伪经考》都认为《易传》非出自孔子之手。戴璉璋闡述:“近人如錢穆、馮友蘭、顧頡剛、李鏡池、高亨、戴君仁……他們一致否定孔子作《十翼》的說法,所持的理由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易傳》與《論語》在思想上有顯著的差異。……《易傳》與《論語》除了思想上有差距以外,在語法方面也有顯著的不同;此外〈文言〉多用對偶句子,與《荀子》風格相近;〈彖〉〈象〉兩傳韻語通押的現象,與《詩經》及《荀子》《老子》及《楚辭》中屈、宋兩家作品。這些現象也都可以作為《易傳》並非完全出於孔子之手的理據。”
冯友兰明确否认孔子为《十翼》作者。“在《十翼》中,有许多地方据说是引孔子的话,冠以‘子曰’二字。有这两字的话是不是真是孔子说的,还要待考证。不过这可以反证,没有这两个的话,显然就不是孔子说的了。《十翼》中的思想,有许多显然是战国时期才可能有的。老子说‘道常无名朴。’又说:‘朴散则为器。’道与器是相对的。《系辞》也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与器也是相对的。这一对术语是战国以前所没有的。”[1]据此,冯友兰认为《十翼》并不是一个人的作品,成书年代也各不相同,其作者应为战国末至秦汉之际的儒家学者。
随着帛书《易传》及郭店楚墓竹简的出土,多认为孔子于《易》的关系是很密切的。[11] 《易經證釋》的〈繫辭講義〉有提到「考 夫子原來授門弟子者,即以〈繫辭〉為重,而在〈繫辭〉中約分十章,此「十翼」稱名由來。」「所謂贊《易》即此〈繫辭〉,而前後多訛脫錯亂,非復當時原本。以章節言,亦有不足原數,不獨文句顛倒遺脫已也。大概內分『綱要』、『釋名』、『釋義』、『釋用』、『釋道』、『釋數』、『釋辭』、『釋神』、『釋化』、『釋例』各章。」 近代考古研究《周易》相關註本書目註腳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及文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