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to: share facebook share twitter share wa share telegram print page

 

先秦文學

先秦文學泛指上古時代至公元前221年秦朝統—天下之前的文學作品,主要包括神話韻文如《詩經》及楚辭、以及春秋戰國時代的散文[1]。而一般被公認為最古老先秦文學的,是尚書

先秦文學被視為中國文學的起源,是研究華夏民族早期歷史文化的重要橋樑。

由於中原各地尚未統一,先秦文學多帶有濃厚的地區特色。例如北方的《诗经》和儒家墨家的散文,反映北方人民重实际的特点。屈原宋玉的作品,想象丰富,文辞华丽,则是南方楚文化的产物。[2]

詩經

《御筆詩經圖》 - 乾隆帝御筆寫本

詩經原名为“诗”,在西汉独尊儒术五經博士設立之后被尊称为詩經[3]由於詩經共載有305首詩歌,[4]取其約數,故後世又稱為“詩三百”。[5]後世所提及的詩之六義,分別為:風、雅、頌、賦、比、興。其中前三者是《詩經》內容,後三者是《詩經》的文學手法。[6]“風”是指十五國風,全國各地的民歌。相傳周天子定期官員去民間收集各地的樂曲,其中原因是民歌中反映人民的生活等等,當中有許多帶有諷刺意味的作品,可以看成是反應現實的現實主義作品;“雅”分“大雅”、“小雅”,是貴族宴飲時所奏的樂章;“頌”分“周頌”、“魯頌”、“商頌”,是諸侯宗廟祭祀的樂曲。“賦”,按朱熹《詩集傳》,“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就是一種鋪敘的手法;“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手法;“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就是借其他景物等等作為詩歌的開始,發揮起興的作用。《詩經》中的文學手法,除了以上三種外,還有雙聲、疊韻、頂真等等。其中“複沓法”是《詩經》許多作品的主要特徵,簡言之,就是一首詩分成幾節,每一節內容基本相同,但當中會置換一些詞語,詞語的強烈程度會一節比一節強烈,反复暢詠以收一唱三嘆之效。另外,詩經中,尤其是國風,很多也是四言詩,是中國最早的四言詩。詩經中的現實主義思想,許多的詞藻,文學及藝術手法對後世作家影響深遠。在春秋時期,孔子認為《詩經》“溫柔敦厚”,稱之為“思無邪”,並把《詩經》作為教科書教導學生,後世的科舉也把詩經列入考試範圍當中,是入士必讀的作品之一。

比較著名的詩經篇章有《關雎》《蒹葭》《桃夭》《碩鼠》等。許多詩經的句子被後世的文章多次引用,因此成為成語在漢語中固定存在下來,如“如履薄冰”(《詩經·小雅·小旻》),“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詩經·邶風·擊鼓》),“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詩經·大雅·蕩》)等。

楚辞

萧云从绘离骚图经

在戰國時代,位於南方長江的楚國一帶出現了與《詩經》大異其趣的文學體裁,一般稱之為“楚辭”。楚辭最早的記錄可見於西漢司馬遷的《史記·屈原傳》。楚辭的主要作家是屈原(前340年-前278年),在楚懷王之世遭讒被流放,至頃襄王時,投江自盡。有《離騷》《天問》《懷沙》等等作品傳世。除了屈原,也有宋玉等等的作家。司馬遷的時候還沒有用“楚辭”這個名字。參看《漢書·藝文志》有“屈原賦二十五篇”、“宋玉賦四篇”等等的記載,並指出這些作品不可以合樂而唱,但卻刻意朗讀,稱之為賦等等的說明。到東漢,王逸編成《楚辭章句》一書(二世紀後半),並輔以註釋,書中所記就是今天我們稱之為“楚辭”的作品。該書主要從政治,倫理的標準,配合屈原的生平來解釋當中的作品,但朱熹的《楚辭集註》就嘗試跳離政治倫理觀點,自由地解釋楚辭。

楚辭的特色,正如宋代黃伯思在《校定楚辭序》中概括說:「蓋屈宋諸騷,皆書楚語,作楚聲,記楚地,名楚物,故可謂之『楚辭』。」(見《宋文鑒》卷九十二)可以看到是用了大量的楚國的神話,事物,方言等等來進行創作的。在作品中,屈原用很多的比喻,比如香草美人,以配忠貞,碧禽臭物,以比讒佞,可以說是中國文學上最重要的浪漫主義作品之一。《九歌》保存了楚辭最古的文型,內容主要是描寫諸神的世界及神與人的互動關係等等,這是屈原以當時楚國的神歌神舞為材料寫作而成。《九章》則是描寫屈原現實的苦惱,放浪等等的主題編寫而成,共有九篇作品。除了以上短篇的作品,還有長篇的,如《天問》《招魂》《離騷》等等。宋玉則有以悲秋為主題的作品《九辯》。其他的作品如《遠遊》《卜居》《漁父》等等雖有些人認為是屈原的作品,但從內容及韻律來看,應是漢朝時期的作品。

楚辭中,要數最成熟的作品就是屈原的《離騷》,共三百數十句。內容敘述主角出身高貴,有優秀的才能,但適逢混俗之世,小人當道。主角雖努力保存自己的清白,但由於君主聽信讒言,最終失去信任。他不斷地自悲身世,有一天決定出遊去尋找理想之國。他在空中及神話世界中漫遊,日落時他仍繼續旅程。終於到達“天門”,但天帝不允許他進門。在這裡,還是有阿謏奉承的小人在阻礙。他繼續旅程,在他身後不知不覺已有排成一列的同行者。於是,當他打算脫離現實世界,飛上高高的天空上時,他在雲之間看到自己的故鄉。自己的馬匹跟同行者也感到難捨難離,不再往前走。詩中最後“亂”的部分,表達出由於在現實中沒有志同道合的人去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就絕望地決定去彭咸的居所,這也預告作者屈原有在汨羅江投江自盡的意思。從另一個角度看,也可以把作品看成悲劇的英雄敘事詩。《離騷》對後世影響最為深遠,其名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常被後世的士大夫藉以自況。

散文

如果撇開口耳相傳的神話故事,中國最早出現的文章就要數商朝的甲骨文及周朝的金文等等。但由於兩者主要記述占卜及簡單政事記錄,可以看成是書面語的起源,若果說成是文學上的散文的起源還是在不成熟的階段。中國文學上文學散文的起源,誠如隋朝顏之推颜氏家训·文章篇》指出:“夫文章者,原出五經”。五經,就是儒家經典的詩、書、禮、易、春秋。關於《詩經》,清朝章學誠《文史通義 詩教上》提出:“後世之文,其體皆備於戰國,人不知;其源多出於《詩》教,人愈不知也。”這種觀點把《詩經》看成是散文的源頭,也就是說《詩經》是具有詩歌及散文的元素。《書經》,古稱“書”,也叫“尚書”,其內容敘述上古至周朝政事記錄,全書的語言比較莊嚴拘謹,以下是周天子向降伏的殷朝遺民所發表的告示的一部分:[7]

文中的內容單純,但當中所使用的詞彙如“今”,“予惟”,“爾”等等有一種隆重及有威嚴的感覺,目的是要是殷朝遺民臣服周朝,富有現實性及具功效的文體。《春秋》是魯國的編年體史書,傳說由孔子所編修。當中的記述,編者按年代把歷史事件簡潔地記錄下來,但字裡行間卻隱含著編者個人的褒貶,內容環繞人事及自然現象。

先秦散文中的說理散文又稱諸子散文,如《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論的彙編,由孔子門生及再傳弟子紀錄而成,是儒家重要的經典之一。另如《老子》、《孟子》、《墨子》、《莊子》等,均如《論語》,由弟子紀錄而成;到了戰國末年,《韓非子》《荀子》二書,始為荀況韓非等手著。

礼记

先秦敘事散文中的《尚書》(又稱書經)是從春秋时期的歷史,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史書。《禮記》內容包括周代的典章制度及各種禮儀,後世很多儒家思想均和此書有關。《春秋》是魯國的史書,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編年體史書。相傳春秋三傳為《左傳》、《穀梁傳》、《公羊傳》等(出自《漢書》藝文志),至戰國時代,敘事散文發展突飛猛進,《左傳》、《國語》、《戰國策》的出現,為中國敘事文樹立起楷模。

參考

  1. ^ 存档副本. [2017-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2. ^ 存档副本. [2011-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2). 
  3. ^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社. 2003-01-01: p. 135 (中文). 
  4. ^ 诗经硏究丛刊. 学苑出版社. 2007-01-01: p. 252 (中文). 
  5. ^ 王惠. 古代文学史语词辞典.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7-01-01: p. 4 [2016-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8) (中文). 
  6. ^ 湖南師範大學: Social science journal of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社会科学学报.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编委会. 1987-01-01: p. 111–113 (中文). 
  7. ^ 多士. 中国哲学电子书计划. [2016-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0). 

參見

Kembali kehalaman sebelumnya


Index: pl ar de en es fr it arz nl ja pt ceb sv uk vi war zh ru af ast az bg zh-min-nan bn be ca cs cy da et el eo eu fa gl ko hi hr id he ka la lv lt hu mk ms min no nn ce uz kk ro simple sk sl sr sh fi ta tt th tg azb tr ur zh-yue hy my ace als am an hyw ban bjn map-bms ba be-tarask bcl bpy bar bs br cv nv eml hif fo fy ga gd gu hak ha hsb io ig ilo ia ie os is jv kn ht ku ckb ky mrj lb lij li lmo mai mg ml zh-classical mr xmf mzn cdo mn nap new ne frr oc mhr or as pa pnb ps pms nds crh qu sa sah sco sq scn si sd szl su sw tl shn te bug vec vo wa wuu yi yo diq bat-smg zu lad kbd ang smn ab roa-rup frp arc gn av ay bh bi bo bxr cbk-zam co za dag ary se pdc dv dsb myv ext fur gv gag inh ki glk gan guw xal haw rw kbp pam csb kw km kv koi kg gom ks gcr lo lbe ltg lez nia ln jbo lg mt mi tw mwl mdf mnw nqo fj nah na nds-nl nrm nov om pi pag pap pfl pcd krc kaa ksh rm rue sm sat sc trv stq nso sn cu so srn kab roa-tara tet tpi to chr tum tk tyv udm ug vep fiu-vro vls wo xh zea ty ak bm ch ny ee ff got iu ik kl mad cr pih ami pwn pnt dz rmy rn sg st tn ss ti din chy ts kcg ve 
Prefix: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